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评》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6页 |
一 《诗评》对历代诗歌的品评 | 第16-31页 |
(一)严羽对《楚辞》的品评 | 第16-18页 |
(二)严羽对汉魏及六朝诗歌的品评 | 第18-22页 |
(三)严羽对唐诗的评价 | 第22-25页 |
(四)严羽对宋诗的评价 | 第25-27页 |
(五)严羽的诗史意识 | 第27-31页 |
二 《诗评》的批评标准 | 第31-39页 |
(一)“兴趣”标准 | 第31-33页 |
(二)“气象”标准 | 第33-34页 |
(三)“风骨”标准 | 第34-36页 |
(四)“体制”标准 | 第36-37页 |
(五)“音节”标准 | 第37-39页 |
三 《诗评》的批评方法 | 第39-48页 |
(一)印象式批评 | 第39-42页 |
(二)辨体批评 | 第42-44页 |
(三)源流批评 | 第44-48页 |
四 《诗评》的批评理想 | 第48-55页 |
(一)以盛唐为法 | 第48-49页 |
(二)推尊李、杜的批评倾向 | 第49-51页 |
(三)“入神”之境 | 第51-55页 |
1.含蓄蕴藉的艺术风范 | 第51-52页 |
2.浑融自然的意象风神 | 第52-53页 |
3.沉郁雄浑的情感基调 | 第53-55页 |
五 《诗评》的理论地位及影响 | 第55-61页 |
(一)《诗评》的理论地位 | 第55-57页 |
(二)《诗评》对后世诗歌批评的影响 | 第57-61页 |
六 结语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附录: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