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4页 |
·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21页 |
·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·篡改检测定位与恢复方法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·安全性测评方法研究现状 | 第21页 |
·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| 第21-22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| 第22-23页 |
·论文的组织结构与安排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图像感知哈希内容认证的相关理论 | 第24-30页 |
·图像认证概述 | 第24-25页 |
·图像认证分类 | 第24页 |
·不同图像认证方法间的性能比较 | 第24-25页 |
·图像感知哈希内容认证技术概述 | 第25-27页 |
·感知哈希的定义和性质 | 第25-26页 |
·图像感知哈希内容认证原理 | 第26-27页 |
·图像内容保持操作和内容改变操作汇总 | 第27页 |
·相似性度量 | 第27-28页 |
·鲁棒性和区分性评测 | 第28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基于NSCT的彩色图像感知哈希算法 | 第30-41页 |
·引言 | 第30页 |
·相关技术原理 | 第30-32页 |
·图像正则化 | 第30-31页 |
·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(NSCT) | 第31-32页 |
·基于NSCT的图像哈希生成算法 | 第32-34页 |
·算法实现原理 | 第32-33页 |
·图像相似性度量 | 第33-34页 |
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4-39页 |
·实验环境介绍 | 第34页 |
·鲁棒性实验 | 第34-37页 |
·唯一性实验 | 第37页 |
·鲁棒性与唯一性的比较 | 第37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4章 结合插值映射和NMF的彩色图像感知哈希算法 | 第41-52页 |
·引言 | 第41页 |
·相关技术原理 | 第41-44页 |
·文献 [91]中使用的插值映射 | 第41-42页 |
·本章采用的插值映射 | 第42-43页 |
·分环与二次图像映射 | 第43页 |
·非负矩阵分解(NMF) | 第43-44页 |
·结合插值映射和NMF的彩色图像感知哈希算法 | 第44-46页 |
·算法框架 | 第44-45页 |
·图像相似性度量 | 第45-46页 |
·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| 第46-51页 |
·鲁棒性实验 | 第46-48页 |
·区分性实验 | 第48页 |
·篡改检测能力测试及分析 | 第48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5章 结合NSCT特征与FT特征的图像感知哈希内容认证算法 | 第52-62页 |
·引言 | 第52页 |
·相关技术原理 | 第52-55页 |
·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NSCT | 第52页 |
·显著性检测方法:FT | 第52-54页 |
·显著区域的优化处理 | 第54-55页 |
·图像认证算法 | 第55-57页 |
·图像哈希提取方法 | 第55-56页 |
·图像相似性度量 | 第56-57页 |
·图像认证流程 | 第57页 |
·实验结果与性能分析 | 第57-61页 |
·鲁棒性与区分性实验 | 第58页 |
·篡改检测与定位实验 | 第58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2-73页 |
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