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务综合监测系统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研究与实现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现有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6页 |
·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架构设计 | 第18-36页 |
·电务综合监测系统多源信息融合的定义 | 第18页 |
·电务综合监测系统多源信息融合需求分析 | 第18-26页 |
·电务综合监测系统概述 | 第18-19页 |
·电务综合监测系统结构 | 第19-21页 |
·电务综合监测系统共享数据分析 | 第21-25页 |
·数据特性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系统总体设计 | 第26-35页 |
·数据融合的方案设计 | 第26-28页 |
·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| 第28-29页 |
·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| 第29-30页 |
·数据融合实现原理 | 第30-31页 |
·不同类型信息的融合方法 | 第31-33页 |
·系统配置文件设计 | 第33-34页 |
·数据透明访问方案设计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3章 系统核心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36-56页 |
·数据容器设计 | 第36-39页 |
·数据容器具体内容 | 第36-38页 |
·数据容器的创建 | 第38-39页 |
·数据容器内容维护 | 第39页 |
·发布/订阅文件管理 | 第39-43页 |
·发布/订阅文件的内容 | 第39-42页 |
·发布/订阅关系制定 | 第42页 |
·发布/订阅文件维护 | 第42-43页 |
·邦员数据共享交换 | 第43-47页 |
·基于联邦的实时、定时数据共享交换 | 第43-45页 |
·历史数据共享交换--数据透明访问 | 第45-47页 |
·数据通信 | 第47-52页 |
·消息通信 | 第47-50页 |
·文件传输 | 第50-51页 |
·心跳机制 | 第51-52页 |
·基础服务模块设计与实现 | 第52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4章 电务综合监测多源信息融合 | 第56-63页 |
·邦员初始化 | 第56页 |
·邦员定义 | 第56页 |
·邦员数据容器初始化 | 第56页 |
·邦员发布数据初始化 | 第56页 |
·联邦管理 | 第56-58页 |
·联邦初始化 | 第56页 |
·加入联邦 | 第56-57页 |
·退出联邦 | 第57-58页 |
·建立联邦过程中的数据初始化 | 第58-59页 |
·联邦数据容器初始化 | 第58页 |
·数据发布/订阅关系初始化 | 第58-59页 |
·多源信息融合 | 第59-62页 |
·实时数据融合 | 第59-60页 |
·定时数据融合 | 第60页 |
·历史数据融合 | 第60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5章 系统部署与测试 | 第63-76页 |
·系统开发环境 | 第63页 |
·系统部署 | 第63-64页 |
·电务综合监测系统多源信息融合演示 | 第64-75页 |
·主界面主要功能简介 | 第64-65页 |
·多源信息融合系统初始化 | 第65-71页 |
·电务综合监测系统多源数据融合 | 第71-75页 |
·演示结果分析 | 第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1. 总结 | 第76页 |
2. 展望 | 第76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论文发表情况 | 第83-84页 |
附录 缩写词的定义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