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EEG 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fMRI 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·本文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| 第14-16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| 第14-15页 |
·本文组织结构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EEG 和 fMRI 基础与分析方法 | 第16-27页 |
·EEG 基础概述 | 第16-18页 |
·EEG 产生机制 | 第16-17页 |
·EEG 信号特征 | 第17-18页 |
·EEG 信号分析方法 | 第18-22页 |
·时域分析方法 | 第18页 |
·频域分析方法 | 第18-21页 |
·时频域分析方法 | 第21页 |
·非线性动力学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fMRI 基础概述 | 第22-23页 |
·BOLD-fMRI 原理 | 第22页 |
·fMRI 信号特征 | 第22-23页 |
·静息态 fMRI 分析方法 | 第23-26页 |
·相关分析 | 第24页 |
·相干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独立成分分析 | 第25页 |
·低频振幅 | 第25-26页 |
·局部一致性 | 第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EEG 和 fMRI 采集与预处理 | 第27-38页 |
·实验目的 | 第27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27页 |
·信号采集 | 第27-29页 |
·EEG 和 CRS-R 采集 | 第27-28页 |
·fMRI 采集 | 第28-29页 |
·EEG 预处理 | 第29-33页 |
·小波变换理论 | 第29-31页 |
·小波阈值去噪 | 第31-33页 |
·fMRI 预处理 | 第33-37页 |
·时间层校正 | 第33-34页 |
·头动校正 | 第34页 |
·空间标准化 | 第34-35页 |
·平滑 | 第35-36页 |
·去线性漂移和滤波 | 第36-3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基于 EEG 非线性特征的严重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状态及恢复评估研究 | 第38-43页 |
·非线性特征选择 | 第38页 |
·数据处理过程 | 第38-39页 |
·非线性特征计算 | 第38页 |
·脑地形图绘制 | 第38-39页 |
·统计学处理 | 第39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39-42页 |
·CRS-R 评分差异性分析 | 第39页 |
·EEG 非线性特征差异性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非线性特征变化与 CRS-R 评分变化相关性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基于近似熵的脑地形图可视化表征 | 第41-42页 |
·讨论 | 第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五章 基于静息态 fMRI 的严重意识障碍患者意识状态及恢复评估研究 | 第43-58页 |
·局部一致性 | 第43-48页 |
·MCS 组、VS 组 ReHo 分析 | 第43-45页 |
·VS 患者前后 ReHo 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局部一致性 ReHo 统计 | 第47-48页 |
·低频振幅 | 第48-52页 |
·MCS、VS 组 ALFF 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VS 患者前后 ALFF 分析 | 第50-51页 |
·低频振幅 ALFF 统计 | 第51-52页 |
·脑功能网络 | 第52-56页 |
·小世界属性和度 | 第52-55页 |
·脑功能网络图 | 第55-5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6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·工作总结 | 第58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58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附录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