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1章 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7-14页 |
·研究问题及提出 | 第7-8页 |
·网络问政的实践背景——以北京市为例 | 第8-11页 |
·微博问政平台运行现状 | 第8-10页 |
·首都之窗政风行风热线问政平台运行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| 第11-14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理论背景 | 第14-28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4-24页 |
·网络问政的相关概念 | 第14-19页 |
·网络问政发展脉络 | 第19-21页 |
·网络问政的形式和内容 | 第21-24页 |
·网络问政的理论背景——网络民意 | 第24-28页 |
·网络民意的内涵 | 第24-25页 |
·网络民意的形成 | 第25页 |
·网络民意的特点 | 第25-27页 |
·网络民意的意义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网络问政实质——社会共同体理论 | 第28-41页 |
·社会共同体理论——网络环境下民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魅力 | 第28-37页 |
·民主是政治形式的实现工具 | 第29-31页 |
·民主是现实的生活形式 | 第31-32页 |
·前述两种民主层次间的联系 | 第32-34页 |
·民主生活方式的原则 | 第34-37页 |
·网络时代民主生活方式实现的可行性 | 第37-39页 |
·网络时代人性的可塑性 | 第37-38页 |
·网络时代民众参政议政的可行性 | 第38页 |
·网络时代公众意见表达的硬件设施 | 第38-39页 |
·社会共同体理论作为网络问政分析的基础 | 第39-41页 |
第4章 北京市政风行风热线互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1-48页 |
·政府行风热线信件状态 | 第41-44页 |
·信件状态 | 第41-42页 |
·回复状态 | 第42-43页 |
·不同类别信件的状态对比 | 第43-44页 |
·探索累计回复率与每天新信件数量之间的关系 | 第44-47页 |
·本章结论 | 第47-48页 |
第5章 北京市政务微博问政平台互动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8-58页 |
·政务微博问政平台关注度影响因素探究 | 第48-53页 |
·各机构职能因素对政务微博主体关注度的影响 | 第48-51页 |
·各机构对政务微博运营的重视程度对微博关注度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政务微博问政平台关注度影响因素小结 | 第52-53页 |
·政务微博问政平台互动度影响因素探究 | 第53-57页 |
·各机构职能属性对政务微博主体互动度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·各机构对政务微博运营的重视程度对微博互动度的影响: | 第56-57页 |
·政务微博问政平台互动度影响因素小结 | 第57页 |
·本章结论 | 第57-58页 |
第6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| 第58-61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58-59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5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