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棉论文

棉花抗黄萎病种质鉴定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前言第10-22页
   ·棉花黄萎病菌侵染机制研究进展第10-14页
     ·大丽轮枝菌是引起棉花黄萎病的主要病菌第10-11页
     ·黄萎病病菌致病机理第11-14页
   ·棉花抗黄萎病研究进展第14-20页
     ·棉花种质防御黄萎病菌侵染机制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抗黄萎病种质创新与抗病品种选育第15-17页
     ·棉花种质黄萎病抗性遗传及分子标记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抗黄萎病相关基因的挖掘第18-20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-22页
第二章 陆地棉品系黄萎病抗性鉴定分析第22-30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22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3-28页
     ·黄萎病抗性鉴定结果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稳定抗病性的材料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·鉴定群体主要经济性状调查第25-28页
   ·讨论第28-30页
     ·远缘种质在抗病品种改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28页
     ·棉花种质改良的特点与难点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性状评估在育种亲本选配中的作用第29-30页
第三章 陆地棉冀79黄萎病抗性遗传分析第30-35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30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30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3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·黄萎病鉴定结果第30-32页
     ·抗黄萎病性状遗传的适合性测验第32-33页
   ·讨论第33-35页
     ·陆地棉黄萎病抗性的复杂性第33页
     ·陆地棉抗黄萎病主效QTL发掘第33-35页
第四章 陆地棉抗黄萎病相关基因的同源序列筛选第35-53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5-38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35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35-38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8-51页
     ·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法扩增结果第38-42页
     ·抗、感病品种抗病相关基因序列比较第42-48页
     ·抗黄萎病相关基因序列酶切位点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·GST基因酶切位点的验证第49-51页
   ·讨论第51-53页
     ·EREB基因结构与功能第51页
     ·GER基因结构与功能第51-52页
     ·GST基因结构与功能第52-53页
第五章 陆地棉Dirigent-like蛋白基因发掘与鉴定第53-67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54-55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54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54-5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5-65页
     ·棉花种质黄萎病菌侵染结果第55页
     ·抗感品种黄萎病菌侵染96h时RNA-seq结果第55-58页
     ·棉花种质Dirigent-like蛋白基因家族第58页
     ·陆地棉Dirigent-like蛋白基因在D、A2基因组中的解析第58-61页
     ·棉花受黄萎病菌侵染后Dirigent-like蛋白基因表达差异第61-64页
     ·Dirigent-like蛋白基因家族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功能标记的开发第64页
     ·雷蒙德氏棉Dirigent-like蛋白基因家族进化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·讨论第65-67页
第六章 棉花类固醇5α-还原酶基因错义突变位点的变异效应第67-74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67-69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67-68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68-69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69-73页
     ·不同种质类型棉花DET2基因的扩增第69页
     ·不同种质棉花DET2基因编码区序列的比较第69-70页
     ·DET2基因SNP类型及编码蛋白结构预测第70-72页
     ·DET2基因SNP类型与功能标记位点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·讨论第73-74页
第七章 结论第74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6页
致谢第86-87页
附录第87-114页
 附录1 棉花品种品系的黄萎病病指和抗病稳定性第87-89页
 附录2 Drigent-like蛋白家族成员序列第89-97页
 附录3 GhDIR基因家族实时定量PCR引物第97页
 附录4 同源序列扩增候选基因序列信息第97-114页
个人简介第114页

论文共11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玉米ZmCIPK12和ZmCIPK21基因的克隆及抗逆分子机理研究
下一篇:植物发育相关基因Tip41在小麦中的遗传效应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