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一、选题依据 | 第9-12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9页 |
(一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(二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(三) 现状评述 | 第17-19页 |
三、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| 第19-21页 |
(一) 研究思路 | 第19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(三) 研究的重点以及创新点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1-27页 |
一、企业思想文化 | 第21-23页 |
(一) 企业思想文化的基本内容 | 第22-23页 |
(二) 企业思想文化的特征 | 第23页 |
二、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 | 第23-27页 |
(一) 国有企业的一般特征 | 第24页 |
(二) 国有烟草企业的行业特色 | 第24页 |
(三) 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的内涵 | 第24-25页 |
(四) 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的特征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系统解读 | 第27-40页 |
一、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战略价值 | 第27-29页 |
二、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系统结构 | 第29-36页 |
(一) 主体 | 第29-31页 |
(二) 特征 | 第31页 |
(三) 内容 | 第31-35页 |
(1) 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| 第32-33页 |
(2) 落实“两个至上”行业共同价值观 | 第33页 |
(3) 学习实践《烟草行业文化架构体系》 | 第33-34页 |
(4) 培育宣扬企业精神 | 第34-35页 |
(5) 倾力塑造企业形象 | 第35页 |
(四) 载体 | 第35-36页 |
三、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功能分析 | 第36-38页 |
(一) 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建设具有思想引领功能 | 第36-37页 |
(二) 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建设具有人格塑造功能 | 第37页 |
(三) 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建设具有精神激励功能 | 第37页 |
(四) 企业思想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需要 | 第37-38页 |
(五) 企业思想文化建设是烟草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保障 | 第38页 |
四、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| 第38-40页 |
(一) 体现社会主义文化方向 | 第38页 |
(二) 彰显烟草企业鲜明的行业个性 | 第38-39页 |
(三) 立足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的综合性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40-46页 |
一、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 | 第40-42页 |
(一) 存在认识上的两大误区 | 第40页 |
(二) 企业思想文化建设与企业战略不协调 | 第40-41页 |
(三) 重外部形式,轻深度内涵 | 第41页 |
(四) 重短期建设,轻长远发展 | 第41-42页 |
(五) 趋向同化,缺乏特色 | 第42页 |
(六) 文化固化,缺乏创新 | 第42页 |
二、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建设问题存在的原因 | 第42-46页 |
(一) 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基础不牢 | 第43页 |
(二) 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建设受传统领导体制制约 | 第43-44页 |
(三) 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建设受功利主义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(四) 国有烟草企业管理体制的不合理、不完善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路径设计 | 第46-51页 |
一、企业文化应注意人本理念 | 第46-47页 |
二、强化国有烟草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 | 第47页 |
三、紧紧围绕“两个至上”行业共同价值观 | 第47-48页 |
四、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化 | 第48-49页 |
五、思想文化建设的共性与个性并举 | 第49页 |
六、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平台 | 第49-51页 |
第六章 国有烟草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个案介绍——南京卷烟厂的实践与经验 | 第51-63页 |
一、南京卷烟厂的基本情况介绍 | 第51-53页 |
二、南京卷烟厂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运作模式 | 第53-59页 |
(一) 管理方式 | 第53-55页 |
(二) 实施方式 | 第55-57页 |
(三) 开展形式与载体 | 第57-58页 |
(四) 效果评价 | 第58-59页 |
三、南京卷烟厂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| 第59-63页 |
(一) 企业领导高度重视企业思想文化建设 | 第59页 |
(二) 党委领导,部门主管,发动全员,服务社会的建设方式 | 第59-61页 |
(三) 利用新媒介提升企业思想文化宣传力度 | 第61页 |
(四) 运用PDCA循环理论,保证思想文化建设质量和成效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