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0.引言 | 第13-22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4-20页 |
·国外文献回顾 | 第14-17页 |
·国内文献回顾 | 第17-20页 |
·文献述评 | 第20页 |
·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·论文基本框架 | 第20-22页 |
1. 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理论概述 | 第22-29页 |
·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内涵 | 第22-24页 |
·绩效审计的涵义 | 第22-23页 |
·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涵义 | 第23-24页 |
·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及特征 | 第24-27页 |
·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内容 | 第24-26页 |
·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特征 | 第26-27页 |
·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| 第27-29页 |
·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| 第27-28页 |
·外部效应理论 | 第28页 |
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8-29页 |
2.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现状、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9-42页 |
·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现状 | 第29-33页 |
·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历史沿革 | 第29-30页 |
·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现行法规 | 第30-32页 |
·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现行模式 | 第32-33页 |
·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7页 |
·事前审计力度不足 | 第33-34页 |
·审计工作开展受到限制 | 第34-35页 |
·审计评价偏重于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 | 第35页 |
·审计技术方法落后 | 第35-36页 |
·审计问题屡查屡犯 | 第36-37页 |
·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7-42页 |
·法律法规不完善 | 第37-38页 |
·现行审计监管体制不完善 | 第38-39页 |
·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不足 | 第39页 |
·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| 第39-40页 |
·现行结果导向型审计模式的限制 | 第40-42页 |
3. 美国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经验及启示 | 第42-47页 |
·美国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主要经验 | 第42-44页 |
·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历程 | 第42-43页 |
·美国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特点 | 第43-44页 |
·美国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对我国的启示 | 第44-47页 |
·公众的参与能够推动绩效审计的发展 | 第44页 |
·完善的法规制度为审计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| 第44-45页 |
·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及公开性可强化其监督职能 | 第45页 |
·审计人员素质和结构直接影响审计的质量 | 第45-46页 |
·战略思想的转变拓宽审计的宏观视野 | 第46-47页 |
4. 完善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对策 | 第47-55页 |
·推进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法制化建设 | 第47-48页 |
·明确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法律地位 | 第47页 |
·构建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准则及指南体系 | 第47-48页 |
·完善我国的审计监督体制 | 第48-50页 |
·保证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| 第48-49页 |
·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结果公示制度 | 第49-50页 |
·加强复合型绩效审计人才队伍建设 | 第50页 |
·优化审计队伍知识结构 | 第50页 |
·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专家库 | 第50页 |
·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| 第50-52页 |
·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| 第50-51页 |
·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| 第51-52页 |
·推行过程导向型审计模式,积极探索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 | 第52-55页 |
·推行过程导向型审计模式 | 第52-53页 |
·积极探索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 | 第53-55页 |
5. 结束语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