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8页 |
引论 | 第8-14页 |
(一) 互文性理论在西方 | 第8-11页 |
(二) 互文性理论在中国 | 第11-14页 |
一、互文性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结合 | 第14-22页 |
(一) 对互文性理论之反思 | 第14-15页 |
(二) 互文性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结合 | 第15-17页 |
(三) 互文性理论与莫言小说研究的结合 | 第17-22页 |
二、莫言小说互文性分析 | 第22-47页 |
(一) 莫言小说文本内互文性分析 | 第22-34页 |
(二) 莫言小说与经典小说的互文性分析 | 第34-43页 |
(三) 莫言小说与历史文本的互文性分析 | 第43-47页 |
三、莫言小说互文性的功能与接受效果分析 | 第47-58页 |
(一) 莫言小说互文性的叙事功能 | 第47-50页 |
(二) 莫言小说互文性的审美功能 | 第50-54页 |
(三) 莫言小说互文性的内爆型效果 | 第54-58页 |
结语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