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9-15页 |
·李斯特菌的分布、分型以及其危害性 | 第9-10页 |
·单增李斯特菌的生物学特性 | 第10页 |
·单增李斯特菌的致病机理 | 第10-11页 |
·单增李斯特菌二硫键形成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·关于 Dsb 蛋白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·关于单增李斯特菌 Dsb 蛋白的研究概况 | 第12页 |
·单增李斯特菌二硫键氧化还原酶系统(Thioredoxin system)研究概况 | 第12页 |
·单增李斯特菌类似二硫键形成蛋白(Dsb-like)的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·单增李斯特菌 Lmo1059 蛋白是一个非典型 DsbA 蛋白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单增李斯特菌 lmo1059 的基因敲除和回补 | 第15-28页 |
·材料试剂与仪器 | 第15-17页 |
·菌株与质粒 | 第15页 |
·试剂与溶液 | 第15-17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1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7-24页 |
·基因敲除的流程 | 第17-18页 |
·大肠杆菌 E.coli DH5a 的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单增李斯特菌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基因敲除载体的克隆 | 第20-22页 |
·基因 lmo1059 的敲除 | 第22-23页 |
·回补载体的克隆与基因回补株构建 | 第23-24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24-27页 |
·克隆基因 lmo1059 敲除载体以及载体鉴定 | 第24-25页 |
·基因缺失株筛选 | 第25页 |
·基因回补株构建 | 第25-27页 |
·讨论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基因 lmo1059 的缺失株表型以及粘附力侵袭力分析 | 第28-35页 |
·材料试剂与仪器 | 第28-29页 |
·菌株与质粒 | 第28页 |
·试剂与溶液与耗材 | 第28-29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9-32页 |
·缺失株生长曲线 | 第29页 |
·基因 lmo1059 抗酸、抗氧化和溶脂活性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基因 lmo1059 缺失株对上皮细胞 CaCo-2 的粘附侵袭力分析 | 第30页 |
·lmo1059 缺失株在巨噬细胞 RAW264.7 的增殖力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基因 lmo1059 缺失株在巨噬细胞 RAW264.7 胞间运动能力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32-34页 |
·缺失株抗应激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缺失株粘附力分析 | 第33页 |
·缺失株胞内增殖力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缺失株胞内增殖力分析 | 第34页 |
·讨论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单增李斯特菌 Lmo1059 蛋白(DsbA-like)的表达纯化以及多抗制备 | 第35-42页 |
·材料试剂与仪器 | 第35-37页 |
·菌株与质粒 | 第35页 |
·试剂与溶液 | 第35-37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7-40页 |
·蛋白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克隆策略 | 第37-38页 |
·阳性克隆鉴定和质粒提取 | 第38页 |
·大肠杆菌 E.coli Rosetta 的感受态细胞制备和重组质粒 pSL035 转化 | 第38页 |
·蛋白 Lmo1059 的表达纯化和透析 | 第38-39页 |
·多抗制备 | 第39页 |
·基因 lmo1059 缺失株,回补株蛋白水平检测(Western blot) | 第39-40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40-41页 |
·重组表达质粒构建与鉴定 | 第40页 |
·重组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| 第40-41页 |
·缺失株与回补株的 Western 检测 | 第41页 |
·讨论 | 第41-42页 |
第五章 蛋白 Lmo1059 的体外酶活性研究 | 第42-49页 |
·材料试剂与仪器 | 第42-43页 |
·试剂与溶液 | 第42-43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3-44页 |
·蛋白 Lmo1059 的二硫键氧化还原酶活性 | 第43页 |
·蛋白 Lmo1059 的二硫键氧化还原酶活性检测 | 第43页 |
·蛋白 Lmo1059 的二硫键异构酶活性 | 第43-44页 |
·蛋白 Lmo1059 二硫键异构酶活性检测 | 第44页 |
·蛋白 Lmo1059 二硫键异构酶米氏常数测定 | 第44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44-47页 |
·蛋白 Lmo1059 二硫键还原酶活性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蛋白 Lmo1059 二硫键异构酶活性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蛋白 Lmo1059 二硫键异构酶米氏常数测定 | 第46-47页 |
·讨论 | 第47-49页 |
第六章 关于李斯特菌其它类似 Dsb 蛋白的功能研究 | 第49-55页 |
·材料试剂与仪器 | 第49-50页 |
·菌株与质粒 | 第49页 |
·试剂与溶液 | 第49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9-5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0-52页 |
·基因敲除载体的克隆策略 | 第50-52页 |
·基因敲除 | 第52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52页 |
·讨论 | 第52-55页 |
第七章 小结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