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连汤抗鸭疫里氏杆菌内毒素的活性成分初步分析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4页 |
·鸭疫里氏杆菌研究进展 | 第11-16页 |
·RA 流行病学 | 第11-12页 |
·生物学特性 | 第12-13页 |
·血清型 | 第13页 |
·诊断 | 第13-16页 |
·临床诊断 | 第13-14页 |
·细菌分离和培养 | 第14页 |
·生化特性的鉴定 | 第14页 |
·荧光免疫技术 | 第14-15页 |
·玻片和试管凝集试验 | 第15页 |
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 | 第15-16页 |
·分子生物学方法 | 第16页 |
·RA 防治研究 | 第16页 |
·内毒素研究进展 | 第16-22页 |
·内毒素结构 | 第16-17页 |
·内毒素生物学活性 | 第17-18页 |
·内毒素致病机制 | 第18页 |
·内毒素检测 | 第18-20页 |
·鲎试剂检查法 | 第19-20页 |
·免疫学方法 | 第20页 |
·生物学方法 | 第20页 |
·化学发光法 | 第20页 |
·抗 LPS 药物的研究 | 第20-22页 |
·Lipid A 抑制剂 | 第21页 |
·抗 LPS 蛋白及多肽类 | 第21页 |
·中草药 | 第21-22页 |
·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目的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黄连汤水提部位体外抗鸭疫里氏杆菌的研究 | 第24-29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24-25页 |
·材料 | 第24页 |
·仪器 | 第24-25页 |
·培养基 | 第25页 |
·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黄连汤水提部位的制备 | 第25页 |
·黄连汤药敏片的制备 | 第25页 |
·药敏纸片抑菌作用 | 第25-26页 |
·试管倍比稀释抑菌作用 | 第26页 |
·结果 | 第26-28页 |
·药敏纸片抑菌结果 | 第26-27页 |
·试管倍比稀释抑菌结果 | 第27-28页 |
·讨论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黄连汤水提部位抗 LPS 的活性测定 | 第29-34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29-30页 |
·材料 | 第29页 |
·仪器 | 第29-30页 |
·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LPS 提取 | 第30页 |
·水提部位抗 LPS 反应 | 第30页 |
·水提部位抗 LPS 活性检测 | 第30-31页 |
·内毒素标准溶液配制 | 第31页 |
·活性检测 | 第31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1页 |
·结果 | 第31-33页 |
·讨论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黄连汤化学萃取部位抗 LPS 的活性研究 | 第34-39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34页 |
·材料 | 第34页 |
·仪器 | 第34页 |
·方法 | 第34-36页 |
·黄连汤化学萃取部位制备 | 第34-35页 |
·供试药液的制备 | 第35页 |
·黄连汤萃取部位抗 LPS 作用 | 第35页 |
·活性检测 | 第35页 |
·萃取部位活性成分的初步检识 | 第35页 |
·生物碱检识 | 第35页 |
·蒽醌类检识 | 第35页 |
·黄酮类检识 | 第35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5-36页 |
·结果 | 第36-37页 |
·萃取部位作用 LPS 后的浓度变化 | 第36-37页 |
·萃取部位活性成分的初步检识 | 第37页 |
·讨论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39-41页 |
·结论 | 第39页 |
·展望 | 第39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8页 |
附录一:缩写词英汉对照 | 第48-49页 |
个人简介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