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子系统的FDEA模型及其在福建省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10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24页 |
| 一、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二、 研究现状及评述 | 第11-22页 |
| (一)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| (二) DEA 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| (三) DEA 方法在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| 第20-21页 |
| (四) 研究现状的评述 | 第21-22页 |
| 三、 论文主要内容以及框架 | 第22-23页 |
| 四、 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23-24页 |
|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4-35页 |
| 一、 DEA 基本概念 | 第24-25页 |
| 二、 DEA 基本模型 | 第25-28页 |
| 三、 模糊 DEA 模型 | 第28-30页 |
| 四、 模糊机会约束的 DEA 模型 | 第30-31页 |
| 五、 模糊模拟 | 第31-32页 |
| 六、 遗传算法 | 第32-35页 |
| 第三章 带子系统和机会约束的 FDEA 模型 | 第35-41页 |
| 一、 子系统的 FDEA 模型 | 第35-36页 |
| 二、 大系统的 FDEA 模型 | 第36-37页 |
| 三、 模糊效率值全排序模型 | 第37-39页 |
| 四、 无效单元的改进模型 | 第39-40页 |
| 五、 模型应用步骤 | 第40-41页 |
| 第四章 福建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| 第41-61页 |
| 一、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| 第42-43页 |
| 二、 区域子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| 第43-46页 |
| (一) 区域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| 第43-44页 |
| (二) 区域社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| 第44页 |
| (三) 区域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| 第44-45页 |
| (四) 区域人口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| 第45-46页 |
| 三、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| 第46-48页 |
| (一) 设置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| 第46-47页 |
| (二) 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7-48页 |
| 四、 福建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| 第48-58页 |
| (一) 模型数据处理和程序参数设置 | 第49页 |
| (二) 子系统的相对效率值 | 第49-51页 |
| (三) 大系统的相对效率值 | 第51-52页 |
| (四) 大系统相对效率值的全排序 | 第52-55页 |
| (五) 无效单元的改进 | 第55-58页 |
| 五、 对策建议 | 第58-61页 |
| 总结 | 第61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9页 |
| 附录 | 第69-76页 |
|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