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3页 |
| Abstract | 第3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1页 |
| 一、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8-9页 |
| 二、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8页 |
| (一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| (二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7页 |
| (三) 国内外研究评述 | 第17-18页 |
| 三、 本文研究方案及创新之处 | 第18-21页 |
| (一)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(二) 论文的内容及结构安排 | 第20页 |
| (三) 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20-21页 |
| 第二章 我国房地产业绩效研究 | 第21-34页 |
| 一、 房地产业绩效框架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21-26页 |
| (一) 房地产业绩效框架研究 | 第21-23页 |
| (二) 产业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23-26页 |
| 二、 房地产业绩效的现状分析及比较 | 第26-34页 |
| (一) 产业绩效取得的成果及比较 | 第26-29页 |
| (二) 产业绩效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4页 |
| 第三章 对我国开征物业税相关问题研究 | 第34-43页 |
| 一、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的状况及其弊端 | 第34-37页 |
| (一)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的状况 | 第34-35页 |
| (二) 我国房地产税收制度的弊端 | 第35-37页 |
| 二、 国外和港台物业税介绍、共性分析及启示 | 第37-40页 |
| (一) 国外物业税介绍 | 第37-38页 |
| (二) 国外和港台地区物业税的共性及其启示 | 第38-40页 |
| 三、 我国开征物业税应该明确的几个问题 | 第40-43页 |
| (一) 物业税与土地出让金的关系 | 第40-41页 |
| (二) 物业税的征税对象及征收范围 | 第41页 |
| (三) 物业税的计税依据、税率设计、减免政策 | 第41-43页 |
| 第四章 物业税对房地产业绩效效应模型的构建 | 第43-45页 |
| 一、 影响效应模型的构建 | 第43-45页 |
| (一) 模型要素的界定 | 第43-44页 |
| (二) 影响效应模型 | 第44-45页 |
| 第五章 物业税对房地产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| 第45-71页 |
| 一、 物业税对房地产业社会福利影响 | 第45-53页 |
| (一) 土地出让金变为年租金制度对土地供应制度的影响 | 第45-47页 |
| (二) 物业税对地方政府的影响分析 | 第47-53页 |
| 二、 物业税对房地产业社会环境影响 | 第53-65页 |
| (一) 物业税对房价的影响 | 第53-57页 |
| (二) 通过税负转嫁效应对资源配置的理论分析 | 第57-61页 |
| (三) 物业税对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—以厦门市为例 | 第61-65页 |
| 三、 物业税对房地产业社会经济影响 | 第65-69页 |
| (一) 开征物业税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| (二) 物业税对开发商投资收益的影响 | 第66-68页 |
| (三) 物业税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| 四、 政策建议 | 第69-71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| 一、 主要结论 | 第71-72页 |
| 二、 后续展望研究 | 第72-7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| 致谢 | 第76-77页 |
|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