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职业技术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

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对中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目录第8-10页
前言第10-13页
 一、选题的背景、意义第10页
 二、目前国内研究状况第10-11页
 三、研究的内容第11页
 四、研究的目标第11页
 五、研究的方法第11页
 六、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11-13页
第一章 概念界定第13-17页
 一、人文概念第13页
 二、人文教育的含义第13-14页
 三、人文素质的概念第14页
 四、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第14-15页
 五、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第15-16页
 参考资料第16-17页
第二章 中职学校人文教育现状调查分析第17-33页
 一、中等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现状第17-29页
 二、中等职业学校人文教育存在问题原因探究第29-31页
 参考资料第31-33页
第三章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功能第33-37页
 一、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第33-35页
 二、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功能第35-36页
 参考资料第36-37页
第四章 中职学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必要性第37-42页
 一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,对中职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第37-38页
 二、是中职学生认识国情,培养民族精神的需要第38-39页
 三、中职学生渴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第39-40页
 四、是培养中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最佳选择第40-41页
 五、是中职院校实施博雅教育的最好选择第41页
 参考资料第41-42页
第五章 构建以“中国传统文化”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第42-48页
 一、构建以“中国传统文化”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长效机制第42-44页
 二、构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应遵循的原则第44页
 三、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第44-45页
 四、课程概念界定第45-47页
 参考资料第47-48页
第六章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的结构第48-61页
 一、显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第48-53页
 二、隐性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第53-59页
 三、建立知识与能力、素质相结合的课程考核体系第59-60页
 参考资料第60-61页
第七章 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师资队伍第61-66页
 一、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师资队伍现状分析第61-62页
 二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师资队伍的策略第62-66页
主要参考文献第66-68页
附录第68-75页
致谢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
下一篇:湖北省男子篮球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