铰接履带运输车车体和铰接架强度刚度分析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·选题背景与来源 | 第12页 |
·铰接履带式运输车发展概况 | 第12-17页 |
·国外发展状况 | 第12-15页 |
·国内发展状况 | 第15-16页 |
·发展趋势 | 第16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7-20页 |
第2章 有限元基本理论 | 第20-30页 |
·有限元理论 | 第20-25页 |
·有限元法 | 第20页 |
·弹性力学控制方程 | 第20-22页 |
·静力学分析基础 | 第22-25页 |
·接触分析理论 | 第25-28页 |
·接触类型和单元类型 | 第25-27页 |
·接触算法 | 第27-28页 |
·软件简介 | 第28-29页 |
·HyperMesh简介 | 第28页 |
·ANSYS简介 | 第28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整车结构有限元模型 | 第30-46页 |
·运输车结构简介 | 第30-32页 |
·几何模型 | 第32页 |
·有限元模型 | 第32-44页 |
·所用单元类型介绍 | 第32-34页 |
·材料类型 | 第34-35页 |
·连接特殊处理 | 第35-39页 |
·网格划分 | 第39-40页 |
·建立有限元模型 | 第40-43页 |
·选择求解器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4章 整车结构多工况分析 | 第46-80页 |
·车体质心和约束加载 | 第46-50页 |
·质心计算 | 第46-48页 |
·约束和加载 | 第48-50页 |
·弯曲工况 | 第50-55页 |
·水平静载 | 第50-54页 |
·前车上坡 | 第54-55页 |
·后车下坡 | 第55页 |
·扭转工况 | 第55-57页 |
·前车扭转 | 第55-56页 |
·后车扭转 | 第56-57页 |
·转向工况 | 第57-60页 |
·开始转向 | 第57-59页 |
·最大转向 | 第59-60页 |
·俯仰工况 | 第60-65页 |
·前车过沟 | 第60-61页 |
·后车过沟 | 第61-62页 |
·铰接架过沟 | 第62-63页 |
·前车过墙 | 第63页 |
·后车过墙 | 第63-64页 |
·过凸坡 | 第64-65页 |
·过凹坡 | 第65页 |
·结果总结及改进方案 | 第65-76页 |
·结果总结 | 第65-72页 |
·改进方案 | 第72-76页 |
·扭杆悬挂系统刚度强度计算 | 第76-79页 |
·模型建立及约束加载 | 第76-77页 |
·平衡肘有限元计算 | 第77-78页 |
·扭杆有限元计算 | 第78-79页 |
·本章总结 | 第79-80页 |
第5章 车体结构优化 | 第80-90页 |
·优化技术基础 | 第80-82页 |
·优化设计基本要素 | 第80页 |
·优化设计算法 | 第80-81页 |
·优化工具 | 第81-82页 |
·建立优化模型 | 第82-83页 |
·优化结果分析 | 第83-89页 |
·设计优化总结 | 第89页 |
·本章总结 | 第89-90页 |
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| 第90-92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90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90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6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96-9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96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96-98页 |
致谢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