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ndroid平台下恶意软件动态检测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7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·研究内容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技术背景介绍 | 第11-27页 |
·Android 平台基础知识 | 第11-19页 |
·Android 平台概述 | 第11-12页 |
·Android 平台系统架构 | 第12-13页 |
·Android 平台应用程序基本组件 | 第13-16页 |
·Android 平台应用程序生命周期 | 第16-19页 |
·Android 安全机制介绍 | 第19-24页 |
·Linux 内核基础上的安全机制 | 第19-20页 |
·Android 系统本身特有的安全机制 | 第20-23页 |
·Android 系统安全漏洞分析 | 第23-24页 |
·恶意软件介绍 | 第24-27页 |
·恶意软件概述 | 第24-25页 |
·Android 平台恶意软件特点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Android 下恶意软件检测技术研究 | 第27-37页 |
·恶意软件检测技术概述 | 第27-28页 |
·基于恶意软件行为的静态检测技术 | 第28-31页 |
·静态检测技术系统框架 | 第28-30页 |
·静态检测基本流程 | 第30-31页 |
·恶意软件动态检测技术 | 第31-35页 |
·主流自动化测试技术 | 第31-34页 |
·动态行为终端监测技术 | 第34-35页 |
·恶意软件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的优缺点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恶意软件动态检测技术设计和实现 | 第37-54页 |
·恶意软件的动态检测技术方案设计目标 | 第37-38页 |
·动态检测系统的框架 | 第38-39页 |
·动态检测系统的运行流程 | 第39-40页 |
·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和实现 | 第40-48页 |
·自动化测试模块框架 | 第41-42页 |
·自动化测试的具体实现 | 第42-48页 |
·终端监控程序设计和实现 | 第48-54页 |
·终端监控模块框架 | 第48-49页 |
·终端监控程序的具体设计和实现 | 第49-53页 |
·终端控制模块界面展示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