饱和尾矿砂的动力特性及尾矿坝的动力稳定性分析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·引言 | 第8页 |
·尾矿库工程概述 | 第8-13页 |
·尾矿相关术语及尾矿库的分类 | 第8-10页 |
·尾矿库的筑坝工艺 | 第10-13页 |
·地震概述及地震对尾矿库的危害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尾矿砂的物理力学性质 | 第18-26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18-19页 |
·尾矿砂的基本物理性质试验分析 | 第19-22页 |
·尾矿砂的颗粒特性分析 | 第19-20页 |
·含水率、天然密度和颗粒比重试验 | 第20-21页 |
·相对密度、孔隙比试验 | 第21-22页 |
·尾矿砂的渗透系数试验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尾矿砂的抗剪强度试验分析 | 第23-24页 |
·尾矿砂的非线性弹性模型参数的确定 | 第24-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饱和尾矿砂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| 第26-53页 |
·动三轴试验原理与试验方案的选择 | 第26-30页 |
·动三轴试验原理 | 第26-29页 |
·动三轴试验条件及方案的选择 | 第29-30页 |
·动三轴试验过程 | 第30-31页 |
·动弹模量、阻尼比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1-36页 |
·动强度(液化)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6-44页 |
·饱和尾矿砂振动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 | 第44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四章 尾矿坝的静力稳定性分析 | 第53-71页 |
·尾矿库三维渗流稳定性计算 | 第53-60页 |
·库区三维渗流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53-54页 |
·三维渗流计算参数的选取 | 第54-55页 |
·渗流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| 第55-60页 |
·土的静力本构模型及材料参数的选取 | 第60-62页 |
·邓肯一张模型的二次开发 | 第62-64页 |
·尾矿坝的静力反应分析结果 | 第64-70页 |
·正常工况下考虑排渗时的静力模拟结果 | 第65-67页 |
·洪水工况下考虑排渗时的静力模拟结果 | 第67-68页 |
·结果对比分析 | 第68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五章 尾矿坝的动力响应分析及液化判别 | 第71-89页 |
·土的动力本构模型及计算参数的选取 | 第71-73页 |
·等效线性模型的二次开发 | 第73-76页 |
·尾矿坝的动力反应分析 | 第76-84页 |
·地震波的输入 | 第76页 |
·动力分析过程 | 第76-78页 |
·尾矿坝动力反应分析结果 | 第78-84页 |
·饱和尾矿砂的液化机理 | 第84-88页 |
·砂土液化的形成机理 | 第84-85页 |
·液化的影响因素 | 第85-86页 |
·液化判别方法 | 第86-87页 |
·液化分析结果 | 第87-8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9-91页 |
·结论 | 第89-90页 |
·展望 | 第90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5页 |
致谢 | 第95-96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