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8-15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8-12页 |
| ·世界及时代发展的背景 | 第8页 |
| ·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| 第8-9页 |
| ·“先学后教,当堂训练”教学模式的背景 | 第9页 |
| ·自主、合作学习的背景 | 第9页 |
| ·样式研究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的背景 | 第10-12页 |
| ·样式研究动态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5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第2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5-25页 |
| ·理论基础 | 第15-16页 |
| ·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| 第15页 |
| ·皮亚杰认知发展和学习理论基础 | 第15页 |
| ·维果斯基“最近发展区”的理论基础 | 第15页 |
| ·布鲁姆关于认知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6页 |
| ·人本主义的理论基础 | 第16页 |
| ·动机激发的理论基础 | 第16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6-23页 |
| ·创建学习共同体 | 第16页 |
| ·“先学后教”教学样式的内涵 | 第16-19页 |
| ·教学样式的基本特征 | 第19-20页 |
| ·教学样式的优势 | 第20-21页 |
| ·样式的结构模式和格式 | 第21-23页 |
| ·教学样式的开发思路 | 第23页 |
| ·教学样式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| 第23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23-2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4-25页 |
| ·文献法 | 第24页 |
| ·访谈法 | 第24页 |
| ·问卷调查法 | 第24页 |
| ·叙事研究法 | 第24页 |
| ·教育实验法 | 第24-25页 |
| 第3章 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| 第25-46页 |
| ·自主、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现状的调查研究 | 第25-31页 |
| ·教师访谈—教师对自主、合作学习的看法 | 第25页 |
| ·学生问卷—学生学习自主性、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问卷调查 | 第25-30页 |
| ·学生访谈 | 第30-31页 |
| ·“先学后教”教学样式的实践研究 | 第31-37页 |
| ·实验的设计阶段 | 第31-32页 |
| ·实验前的准备阶段 | 第32-35页 |
| ·实验的操作阶段 | 第35-37页 |
| ·实验结果和分析 | 第37-46页 |
| ·学生的学业成绩 | 第38页 |
| ·学生的自主性水平 | 第38-40页 |
| ·学生的合作水平 | 第40-42页 |
| ·“先学后教”教学样式 | 第42-46页 |
|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46-48页 |
| ·初步结论 | 第46页 |
| ·问题与不足 | 第46-47页 |
| ·建议 | 第47-4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| 附录 | 第50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