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4页 |
(一) 问题的源起 | 第10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1、 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0-11页 |
2、 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(三)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2-14页 |
1、 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2、 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一、 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的概述 | 第14-16页 |
(一) 案例教学法的涵义 | 第14页 |
(二) 实施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| 第14-16页 |
1、 马克思主义哲学 | 第15页 |
2、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15-16页 |
二、 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法实施模式类型、特点、原则及意义 | 第16-24页 |
(一) 案例教学应用模式类型 | 第16-17页 |
1、 实证性案例教学法 | 第16页 |
2、 分析性案例教学法 | 第16-17页 |
3、 探究式案例教学法 | 第17页 |
(二)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| 第17-19页 |
1、 鼓励参与性原则 | 第17-18页 |
2、 启发性原则 | 第18页 |
3、 适应性原则 | 第18页 |
4、 灵活性原则 | 第18-19页 |
5、 开放性原则 | 第19页 |
(三)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的模式、特点、评价 | 第19-22页 |
1、 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模式 | 第19-21页 |
2、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| 第21-22页 |
3、 教学评价 | 第22页 |
(四) 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| 第22-24页 |
1、 知识形象直观、由难化简 | 第22-23页 |
2、 激发兴趣,活跃课堂气氛 | 第23页 |
3、 加深理解,强化巩固 | 第23-24页 |
三、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实用性探究 | 第24-30页 |
(一)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设置和结构特点 | 第24-25页 |
1、 课程结构方面 | 第24页 |
2、 教学目标方面 | 第24-25页 |
(二)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 | 第25-26页 |
1、 传授-接受模式 | 第25页 |
2、 学生参与度低 | 第25-26页 |
(三) 初中师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认知程度 | 第26-27页 |
(四)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应用 | 第27-30页 |
1、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可行性 | 第27页 |
2、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| 第27-30页 |
结语 | 第30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3页 |
附录 | 第33-35页 |
后记 | 第35-3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36-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