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知识经济兴起及其对资源基础论的挑战 | 第11页 |
·家族企业发展及其竞争优势探讨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实践意义 | 第13页 |
·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问题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4-16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6-32页 |
·家族企业界定 | 第17页 |
·家族涉入 | 第17-20页 |
·家族涉入内涵与结构 | 第17-19页 |
·家族涉入测量 | 第19-20页 |
·智力资本 | 第20-23页 |
·智力资本内涵与维度 | 第20-22页 |
·智力资本评价体系 | 第22-23页 |
·成长绩效 | 第23-27页 |
·企业成长理论与成长绩效概念 | 第23-25页 |
·成长绩效评价与指标体系 | 第25-27页 |
·家族涉入、智力资本与成长绩效的相关研究 | 第27-30页 |
·智力资本与成长绩效的相关研究 | 第27-29页 |
·家族涉入与智力资本的相关研究 | 第29页 |
·家族涉入与成长绩效的相关研究 | 第29-30页 |
·本章综述 | 第30-32页 |
3 实证研究设计 | 第32-45页 |
·理论模型与假设 | 第32-35页 |
·家族企业智力资本的结构维度与假设 | 第32-33页 |
·家族企业智力资本与成长绩效关系及假设 | 第33页 |
·家族涉入与成长绩效关系及假设 | 第33-34页 |
·家族涉入的调节作用及假设 | 第34-35页 |
·变量测度 | 第35-43页 |
·自变量:家族企业智力资本测度 | 第35-38页 |
·因变量:成长绩效测度 | 第38-41页 |
·调节变量:家族涉入测度 | 第41-42页 |
·控制变量测度 | 第42-43页 |
·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| 第43-45页 |
4 实证检验 | 第45-62页 |
·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样本分布情况 | 第45-46页 |
·描述性统计 | 第46-47页 |
·信度和效度分析 | 第47-51页 |
·信度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效度分析 | 第48-51页 |
·检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1-59页 |
·家族企业智力资本的单变量检验 | 第51-52页 |
·家族企业智力资本的综合因素检验 | 第52-54页 |
·家族涉入的调节作用检验 | 第54-56页 |
·控制变量对家族企业智力资本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| 第56-59页 |
·实证检验结果与探讨 | 第59-62页 |
·实证研究结果 | 第59页 |
·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| 第59-62页 |
5 百年家族企业成长:验证性案例分析 | 第62-86页 |
·案例研究方法 | 第62-63页 |
·案例选择与案例命题 | 第62-63页 |
·案例研究的信效度问题 | 第63页 |
·案例背景 | 第63-67页 |
·李氏李锦记集团:从蚝油作坊到酱料王国 | 第63-65页 |
·曹氏万邦集团:从黄浦扁舟到航运巨头 | 第65-66页 |
·冯氏利丰集团:从传统商号到全球供应链管理者 | 第66-67页 |
·多案例分析 | 第67-78页 |
·家族涉入情况分析 | 第68-73页 |
·企业智力资本特征分析 | 第73-77页 |
·成长绩效分析 | 第77-78页 |
·案例讨论 | 第78-85页 |
·案例企业智力资本与成长绩效关系探讨 | 第80-83页 |
·案例企业家族涉入与智力资本、成长绩效关系探讨 | 第83-85页 |
·案例结论 | 第85-86页 |
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| 第86-92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86-88页 |
·家族企业智力资本结构 | 第86页 |
·家族企业智力资本对成长绩效的作用机制 | 第86-87页 |
·家族涉入对家族企业智力资本和成长绩效的调节效应 | 第87-88页 |
·研究启示与对策建议 | 第88-90页 |
·积极积累家族企业智力资本能有效促进企业成长 | 第88-89页 |
·保持较高的家族涉入程度有助于营造稳定的企业成长环境 | 第89-90页 |
·科学的家族涉入结构能放大家族企业智力资本的正面作用 | 第90页 |
·研究创新点 | 第90-91页 |
·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| 第91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8页 |
致谢 | 第98-99页 |
附录1 | 第99-101页 |
附录2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