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11-17页 |
| ·过度波动理论研究 | 第11-14页 |
| ·行为金融与股票市场相关理论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·政策与重大事件和股票市场过度波动相关理论研究 | 第15-17页 |
| ·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| ·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| 第二章 股票市场波动性相关理论 | 第18-23页 |
| ·股票市场波动的内涵 | 第18页 |
| ·股票市场波动的成因 | 第18-19页 |
| ·股票的内在价值 | 第18页 |
| ·股票的市场价格 | 第18-19页 |
| ·股票市场波动的形成 | 第19页 |
| ·股票市场波动的机理 | 第19-20页 |
| ·外部冲击机制 | 第19页 |
| ·内部发生机制 | 第19页 |
| ·自我实现机制 | 第19-20页 |
| ·内在传导机制 | 第20页 |
| ·股价波动的相关理论 | 第20-21页 |
| ·有效市场假说 | 第20-21页 |
| ·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| 第21页 |
| ·股票市场波动的表现 | 第21-23页 |
| ·尖峰厚尾 | 第22页 |
| ·过度波动与波动聚集 | 第22页 |
| ·波动的长久记忆性 | 第22-23页 |
| 第三章 我国股票市场过度波动的影响因素 | 第23-29页 |
| ·股票波动的划分 | 第23页 |
| ·引起股票市场过度波动的原因 | 第23-26页 |
| ·中小投资者比重过大 | 第24页 |
| ·机构投资者的“两面性” | 第24-25页 |
| ·国内外重大事件的冲击 | 第25-26页 |
| ·金融产品单一,缺乏做空机制 | 第26页 |
| ·我国股市过度波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| 第26-27页 |
| ·股价的短期波动幅度过大 | 第26页 |
| ·股价对未披露信息有剧烈反应 | 第26-27页 |
| ·股价波动脱离上市公司内在价值 | 第27页 |
| ·股价波动超出理性预期 | 第27页 |
| ·我国股市过度波动的影响因素 | 第27-29页 |
| ·政策因素 | 第27-28页 |
| ·投资者行为 | 第28-29页 |
| 第四章 政策事件对股票市场过度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| 第29-38页 |
| ·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| 第29-31页 |
| ·我国股市的政策效应事件研究法检验 | 第31-36页 |
| ·研究方法介绍 | 第31页 |
| ·事件研究法的具体分析 | 第31-33页 |
| ·检验结果 | 第33-36页 |
| ·实证结论 | 第36-38页 |
| 第五章 投资者行为对我国股市过度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| 第38-47页 |
| ·投资者行为与股市过度波动的行为金融理论 | 第38页 |
| ·实证检验的理论依据 | 第38-39页 |
| ·投资者行为对股市过度波动的实证研究 | 第39-41页 |
| ·检验方法 | 第39页 |
| ·数据选取 | 第39-41页 |
| ·实证检验 | 第41页 |
| ·检验的结果及对结果的讨论 | 第41-47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47-51页 |
| ·本文主要结论 | 第47页 |
| ·政策建议 | 第47-49页 |
| ·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-54页 |
|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