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| ·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1-12页 |
| ·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11页 |
| ·行为金融理论 | 第11-12页 |
| ·经济博弈论 | 第12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20页 |
| ·国内外股市过度波动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| ·国内外市场主体博弈研究综述 | 第15-20页 |
| ·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| 第20-21页 |
| ·本文可能创新点 | 第21-23页 |
| 第二章 政府与投资者博弈对股市过度波动的影响 | 第23-35页 |
| ·信号博弈理论回顾 | 第23页 |
| ·政府与投资者信号博弈模型 | 第23-27页 |
| ·研究假设和前提 | 第23-24页 |
| ·模型建立与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·博弈模型的均衡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·分离均衡与股市过度波动 | 第27-28页 |
| ·实证检验 | 第28-34页 |
| ·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| 第29-31页 |
| ·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| 第31-32页 |
| ·研究结果与实证分析 | 第32-3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三章 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博弈对股市过度波动的影响 | 第35-45页 |
| ·演化博弈理论回顾 | 第35-36页 |
| ·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演化博弈模型 | 第36-40页 |
| ·研究假设 | 第36页 |
| ·模型构建 | 第36-38页 |
| ·演化博弈均衡分析 | 第38-40页 |
| ·博弈均衡的进一步探讨 | 第40-41页 |
| ·博弈模型的实证分析 | 第41-44页 |
| ·样本数据的选取 | 第41-43页 |
| ·实证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第四章 政府、机构与个人三方博弈对股市过度波动的影响 | 第45-51页 |
| ·相关博弈理论回顾 | 第45页 |
| ·三方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| 第45-49页 |
| ·博弈参与人的角色定位 | 第45-46页 |
| ·政府与机构、机构与个人信息不对称的形式 | 第46页 |
| ·博弈主体的策略 | 第46-47页 |
| ·博弈的过程 | 第47-49页 |
| ·三方博弈影响股市过度波动的因素分析 | 第49-50页 |
| ·政策信号质量对过度波动的影响 | 第49页 |
| ·机构投资者专业素养对过度波动的影响 | 第49页 |
| ·个人投资者的学习演化对过度波动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信息传递机制对过度波动的影响 | 第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第五章 平抑股市过度波动的政策建议 | 第51-56页 |
| ·基于政府视角的政策建议 | 第51-52页 |
| ·基于机构投资者的政策建议 | 第52-53页 |
| ·基于个人投资者的政策建议 | 第53-54页 |
| ·针对股市信息机制的政策建议 | 第54-56页 |
| 结束语 | 第56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-63页 |
|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3-64页 |
| 附录 | 第64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