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7页 |
1 导论 | 第17-27页 |
·选题背景与写作动机 | 第17-18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18页 |
·研究的实用价值 | 第18页 |
·研究动机与研究思路 | 第18-22页 |
·研究动机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0-22页 |
·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| 第22-25页 |
·本文贡献与不足 | 第25-27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27-47页 |
·企业能力内涵界定相关文献 | 第27-31页 |
·资源学派观点 | 第27-29页 |
·能力学派观点 | 第29-30页 |
·企业动态能力理论 | 第30-31页 |
·企业能力 | 第31页 |
·企业财务管理内涵界定相关文献 | 第31-36页 |
·财务管理历史沿革 | 第32-33页 |
·财务理论发展演进 | 第33-35页 |
·财务管理内容和职能 | 第35-36页 |
·企业财务能力或财务管理能力相关文献 | 第36-42页 |
·有关财务能力方面论述 | 第37-39页 |
·有关财务管理能力方面论述 | 第39-42页 |
·财务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文献总结 | 第42页 |
·财务管理能力内涵界定 | 第42-44页 |
·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界定的理论依据 | 第42-43页 |
·财务管理能力不同于财务能力 | 第43页 |
·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内涵 | 第43-44页 |
·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构成界定 | 第44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3 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理论构建 | 第47-83页 |
·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| 第47-49页 |
·财务管理能力划分的理论依据 | 第47页 |
·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(维度) | 第47-48页 |
·财务管理能力构成要素的特点 | 第48页 |
·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| 第48-49页 |
·财务管理能力核心要素(维度)的内容及指标体系构建 | 第49-78页 |
·财务战略管理能力 | 第49-55页 |
·学习创新能力 | 第55-63页 |
·内部资源配置能力(立足于企业内部资源) | 第63-67页 |
·外部资源整合能力(面向企业外部资源整合) | 第67-71页 |
·风险管理能力 | 第71-76页 |
·财务表现能力 | 第76-78页 |
·理论上构建的财务管理能力指标体系 | 第78-8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4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现状以及实施认证的意义 | 第83-121页 |
·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| 第83-99页 |
·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 | 第83-86页 |
·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| 第86-89页 |
·财政部门对企业财务的管理职责 | 第89-91页 |
·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| 第91-94页 |
·投资者的财务管理职责 | 第94-98页 |
·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 | 第98-99页 |
·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不足的现状剖析 | 第99-115页 |
·产权结构相对单一导致的股权结构不甚合理 | 第100-102页 |
·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完善 | 第102-104页 |
·CFO制度缺失 | 第104-105页 |
·财务管理的职能不能及时转变 | 第105-107页 |
·财务管控制度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| 第107-109页 |
·资金管理不善且使用效率低下 | 第109页 |
·财务信息化水平不高且迟迟不能取得突破 | 第109-110页 |
·财务预算特别是全面预算苍白无力 | 第110-112页 |
·财务约束与激励效率低下导致财务信息质量不高 | 第112-113页 |
·财务人才队伍建设不合理 | 第113-115页 |
·构建和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的必要性 | 第115-118页 |
·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的理论依据 | 第118-120页 |
·公共管理学理论 | 第119页 |
·制度经济学理论 | 第119-120页 |
·管理控制学理论 | 第1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0-121页 |
5 实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的国际借鉴 | 第121-140页 |
·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 | 第122-124页 |
·企业资信评级 | 第124-129页 |
·商学院认证 | 第129-132页 |
·国外认证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的借鉴 | 第132-139页 |
·认证主客体界定的借鉴 | 第133-134页 |
·认证流程的借鉴 | 第134-136页 |
·认证指标选取的借鉴 | 第136-1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9-140页 |
6 实践应用中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指标体系构建 | 第140-170页 |
·财务管理能力认证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和适用范围 | 第140-142页 |
·财务战略管理能力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| 第142-146页 |
·财务战略合理性指标选择的意义及评价标准 | 第142-143页 |
·产权结构合理性指标选择的意义及评价标准 | 第143-144页 |
·公司治理结构合理性指标选择的意义及评价标准 | 第144-146页 |
·学习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| 第146-149页 |
·财务中高层作用发挥指标选择的意义及评价标准 | 第146-147页 |
·财务人才队伍建设指标选择的意义及评价标准 | 第147-149页 |
·内部资源配置能力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| 第149-154页 |
·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指标选择的意义及评价标准 | 第149-150页 |
·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指标选择的意义及评价标准 | 第150-152页 |
·资金管理水平指标选择的意义及评价标准 | 第152-154页 |
·外部资源整合能力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| 第154-159页 |
·产融结合指标选择的意义及评价标准 | 第154-155页 |
·对接资本市场指标选择的意义及评价标准 | 第155-157页 |
·协调利益相关者指标选择的意义及评价标准 | 第157-159页 |
·风险管理能力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| 第159-164页 |
·财务风险管理指标选择的意义及评价标准 | 第160-161页 |
·全面风险控制指标选择的意义及评价标准 | 第161-164页 |
·财务表现能力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| 第164-169页 |
·财务报告质量指标选择的意义及评价标准 | 第164-166页 |
·财务管理效果指标选择的意义及评价标准 | 第166-1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69-170页 |
7 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的组织实施 | 第170-184页 |
·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相关机构及要求 | 第170-175页 |
·认可主体 | 第170-172页 |
·认证主体 | 第172-173页 |
·认证客体 | 第173-174页 |
·认证方式 | 第174页 |
·收费模式 | 第174-175页 |
·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的认证程序 | 第175-177页 |
·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信息服务平台 | 第177-179页 |
·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结果利用 | 第179-1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83-184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184-1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5-194页 |
后记 | 第194-1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