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保险论文--中国保险业论文--各种类型保险论文

上海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制约因素及突破路径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4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4-24页
   ·上海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·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相关界定第16页
   ·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成果第16-22页
     ·国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国内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研究第18-21页
     ·评述与展望第21-22页
   ·研究思路第22-24页
第二章 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第24-30页
   ·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第24-26页
     ·社会公平理论第24页
     ·“二元”结构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城乡一体化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制度变迁理论第26页
   ·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典型模式第26-30页
     ·东莞模式第27页
     ·太仓模式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成都模式第28页
     ·嘉兴模式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 上海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第30-43页
   ·上海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第30-31页
   ·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现状第31-36页
     ·实施现状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3-36页
   ·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水平测算第36-41页
     ·方法选择与概要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指标建立及权重确定第37-40页
     ·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水平综合评价第40-41页
   ·小结第41-43页
第四章 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制约因素分析第43-67页
   ·制约因素的理论识别第43-48页
     ·财政支出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收入水平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消费差异第45-47页
     ·金融水平第47页
     ·筹资模式第47页
     ·统筹层次第47页
     ·户籍制度第47-48页
     ·人口结构第48页
     ·文化观念第48页
     ·政治权利第48页
   ·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制约因素筛选第48-55页
     ·指标体系构建第48-51页
     ·指标权重确定第51-55页
   ·经济层面制约因素分析第55-62页
     ·模型建立及数据说明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实证检验第56-61页
     ·结果分析第61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61-62页
   ·非经济层面制约因素分析第62-67页
     ·户籍第62页
     ·文化观念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替代率第63-66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66-67页
第五章 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突破路径及方案设计第67-80页
   ·路径设计的基本内容第67-70页
     ·指导思想和原则第67-68页
     ·实现模式第68-69页
     ·实现路径第69页
     ·实施步骤第69-70页
   ·基于制度完善的方案设计第70-75页
     ·提高缴费水平第71-72页
     ·增加财政补贴第72-73页
     ·提升个人账户基金收益率第73-74页
     ·延长缴费年限第74-75页
   ·基于制度归并的方案设计第75-78页
     ·并轨方案比较第75-76页
     ·并轨方案内容第76-78页
   ·基于制度一体的目标模式第78-80页
第六章 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方案可行性分析第80-96页
   ·基于制度完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第80-87页
     ·农民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第80-83页
     ·政府负担能力第83-87页
   ·基于制度并轨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第87-96页
     ·农民缴费能力分析第88-89页
     ·城镇居民缴费能力分析第89-92页
     ·政府负担能力分析第92-96页
第七章 实现上海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第96-102页
   ·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,提升待遇水平第96-98页
     ·调整缴费水平第96-97页
     ·增加财政补贴第97页
     ·提高统筹层次第97-98页
   ·探索多元化筹资机制和多层次保障机制第98-99页
     ·发展集体经济,实现多渠道筹集第98页
     ·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第98页
     ·发展企业年金和补充养老金第98-99页
   ·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化建设,建立科学增长机制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健全法制建设第99页
     ·改革户籍制度第99页
     ·加大宣传力度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完善城乡为老服务体系第100页
   ·健全和完善经办服务能力,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第100-102页
第八章 研究结论与展望第102-104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102-103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103-104页
参考文献第104-107页
附录第107-11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17-118页
致谢第118-120页

论文共12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经济转型国家养老保险的指标分析
下一篇:上海统筹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路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