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5页 |
·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方法和新颖之处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正在发生的变化 | 第15-24页 |
·正在发生的变化 | 第15-18页 |
·检查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·养老金改革的理由 | 第19-21页 |
·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和长期平衡的养老保险制度 | 第19-21页 |
·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 | 第21-24页 |
第三章 就改革和改革制度的困境与新兴的解决方案 | 第24-44页 |
·第二个支柱和过渡融资 | 第24-29页 |
·在新系统中的参与要求 | 第29-30页 |
·调整的第一支柱 | 第30-33页 |
·调整的好处公式 | 第31页 |
·提高实际退休年龄 | 第31-32页 |
·稳定物价和索引的规则 | 第32-33页 |
·担保 | 第33-35页 |
·残疾和遗属津贴 | 第35-36页 |
·第二支柱养老基金 | 第36-38页 |
·管理 | 第38-39页 |
·收集和交换中心的设计 | 第38-39页 |
·政府的第二支柱基金经理的监督 | 第39-41页 |
·最低资本 | 第40-41页 |
·投资的监管 | 第41页 |
·第二支柱退休年龄和付款方式 | 第41-44页 |
·终身年金保险可以为幸存者提供一定的保障 | 第42-43页 |
·年金的定价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东欧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比较 | 第44-54页 |
·东欧各国养老金制度的共性 | 第44-45页 |
·改革目的相同 | 第44页 |
·发展自愿性的第三支柱养老金计划 | 第44页 |
·提高退休年龄 | 第44页 |
·养老金指数化 | 第44-45页 |
·东欧国养老金制度的个性 | 第45-49页 |
·养老金改革路径不同 | 第45页 |
·养老金制度内容存在差异 | 第45-48页 |
·各支柱养老金计划税收政策不同 | 第48-49页 |
·改革后的东欧各国养老金制度的优点 | 第49-50页 |
·体现公平性 | 第49页 |
·体现效率 | 第49页 |
·重视养老金的管理和监督 | 第49页 |
·采用名义账户制解决隐性债务问题 | 第49-50页 |
·改革后的东欧各国养老金制度的缺陷 | 第50-51页 |
·私营养老保险公司过多,导致交易成本增加 | 第50页 |
·缺乏成熟的资本市场 | 第50页 |
·第三支柱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| 第50页 |
·中低收入人群养老金水平较低 | 第50-51页 |
·全面的养老金改革 | 第51-54页 |
·引进的多支柱养老金制度 | 第51-52页 |
·现收现付支柱中的共同内容的改革 | 第52-53页 |
·三资计划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指标分析 | 第54-67页 |
·现收现付制 | 第54-55页 |
·现收现付制模式下的指标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基金积累制下的指标分析 | 第55-57页 |
·男女退休年龄 | 第57-58页 |
·个人账户 | 第58-64页 |
·死亡率 | 第64-65页 |
·生育率 | 第65-67页 |
第六章 研究结论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