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42页 |
·引言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5-39页 |
·单个隧道施工对土体应力或变形影响的研究现状 | 第15-25页 |
·双孔平行隧道开挖相互影响研究现状 | 第25-39页 |
·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39-40页 |
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40-42页 |
第2章 隧道开挖复变函数解析解的基本方法 | 第42-57页 |
·引言 | 第42-43页 |
·复变函数解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| 第43-49页 |
·双调和函数的复变函数表示 | 第43页 |
·应力和位移的复变函数表示 | 第43-44页 |
·边界条件的复变函数表示 | 第44页 |
·复应力函数Φ_1(z)和Φ_1(z)的形式 | 第44-45页 |
·映射函数和正交曲线坐标 | 第45-47页 |
·柯西积分与 Harnack 定理 | 第47-49页 |
·复变函数解析解的求解步骤 | 第49页 |
·Schwarz 交替法的基本原理 | 第49-51页 |
·Schwarz 交替法求解两任意形状隧洞问题的基本过程 | 第49-51页 |
·Schwarz 交替法求解任意形状双孔问题的难点 | 第51页 |
·解析延拓法的基本原理 | 第51-56页 |
·柯西型积分 | 第52-54页 |
·单连通域的 Riemann 问题 | 第54-55页 |
·解析延拓 | 第55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3章 单孔任意形状断面隧道开挖的复变函数解析解 | 第57-77页 |
·引言 | 第57-58页 |
·深埋单孔任意形状断面隧道开挖的解析延拓法求解 | 第58-65页 |
·应力场的理论解析 | 第59-64页 |
·位移场的理论解析 | 第64-65页 |
·深埋单孔圆形断面隧道开挖的解析延拓法求解 | 第65-70页 |
·应力场、位移场的解析延拓求解 | 第65-67页 |
·解析解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 | 第67-70页 |
·深埋单孔马蹄形断面隧道解析延拓法求解 | 第70-75页 |
·应力场、位移场的解析延拓求解 | 第70-73页 |
·解析解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 | 第73-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第4章 双孔平行隧道开挖的复变函数解析解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| 第77-104页 |
·引言 | 第77页 |
·深埋双孔平行任意形状断面隧道开挖的解析延拓法求解 | 第77-83页 |
·半无限弹性平面存在隧洞1的解 | 第79-80页 |
·已知应力函数Φ_(11)(ζ_1)、ζ_(11)(ζ_1)求隧洞 2 周边多余面力 | 第80页 |
·隧洞 2 单位圆外域应力函数Φ_(22)(ζ_2)和ψ_(22)(ζ_2)的求解 | 第80-82页 |
·利用应力函数计算应力和位移 | 第82-83页 |
·深埋双孔平行圆形断面隧道开挖的解析延拓法求解 | 第83-92页 |
·应力场、位移场的解析延拓求解 | 第83-89页 |
·解析解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 | 第89-92页 |
·双孔圆形断面隧道开挖性状影响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| 第92-102页 |
·隧道 1 半径 R_1的影响分析 | 第93-95页 |
·隧道 2 半径 R_2的影响分析 | 第95-96页 |
·圆心距 c 的影响分析 | 第96-98页 |
·原岩应力 P_2的影响分析 | 第98-100页 |
·隧道管片法向支撑力 T_1和 T_2的影响分析 | 第100-10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2-104页 |
第5章 双孔平行隧道开挖过程的性状影响数值分析 | 第104-136页 |
·引言 | 第104-105页 |
·有限元分析的几个问题 | 第105-111页 |
·分析软件简介 | 第105-107页 |
·岩土体本构模型的选取 | 第107-109页 |
·开挖荷载的计算 | 第109-111页 |
·双孔平行隧道异步开挖的性状影响分析 | 第111-120页 |
·计算模型及参数 | 第111-112页 |
·隧道断面周边土层位移 | 第112-116页 |
·隧道断面地表沉降 | 第116-117页 |
·隧道断面的收敛形式 | 第117-120页 |
·垂直重叠双孔隧道异步开挖的性状影响分析 | 第120-129页 |
·上行隧道先开挖时的性状影响分析 | 第120-125页 |
·下行线先开挖时的性状影响分析 | 第125-128页 |
·隧道断面的收敛形式 | 第128-129页 |
·倾斜重叠分布隧道异步开挖的性状影响分析 | 第129-134页 |
·隧道断面周边土层位移 | 第130-132页 |
·隧道断面地表沉降 | 第132-133页 |
·隧道断面的收敛形式 | 第133-1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4-136页 |
第6章 双孔平行隧道开挖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36-157页 |
·引言 | 第136页 |
·双孔平行隧道开挖的稳定性影响因素数值分析 | 第136-149页 |
·隧道不同分布情况的影响 | 第136-139页 |
·不同埋深条件的影响 | 第139-145页 |
·不同间距条件的影响 | 第145-149页 |
·工程实例分析 | 第149-156页 |
·工程地质情况 | 第149-150页 |
·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参数的选取 | 第150-153页 |
·开挖过程两隧道周边土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| 第153-1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6-157页 |
第7章 城市双孔平行地铁隧道地面沉降分析 | 第157-180页 |
·引言 | 第157-158页 |
·工程背景介绍 | 第158-159页 |
·双孔平行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的数值分析 | 第159-172页 |
·上下垂直分布双孔隧道引起的地面沉降数值分析 | 第159-163页 |
·倾斜分布双孔隧道引起的地面沉降模拟 | 第163-167页 |
·垂直重叠双孔隧道过房屋基础引起地表沉降模拟分析 | 第167-172页 |
·工程实测分析 | 第172-175页 |
·双孔平行隧道地面沉降曲线预测的刚度修正法 | 第175-178页 |
·刚度修正法 | 第175-177页 |
·刚度修正法的特点 | 第177页 |
·刚度修正法的实例验证 | 第177-17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78-180页 |
第8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80-185页 |
·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| 第180-182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82-183页 |
·进一步研究展望 | 第183-1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5-200页 |
致谢 | 第200-201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201-2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