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目录 | 第1-7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7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9页 |
| 1 引言 | 第9-19页 |
| 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| ·碳排放信息披露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碳排放信息披露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碳排放信息鉴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·碳排放信息鉴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| ·研究现状的总体评述 | 第15-16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| ·本文创新点和局限性 | 第18-19页 |
| 2 碳排放信息披露与信息鉴证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4页 |
| ·企业自愿披露信息与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19-20页 |
| ·决策有用性与碳排放信息披露的最终目标 | 第20-21页 |
| ·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与碳排放责任界定 | 第21页 |
| ·社会责任理论与碳排放信息披露的挑战 | 第21-22页 |
| ·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 | 第22-23页 |
| ·受托责任论与碳排放信息鉴证 | 第23-24页 |
| 3 碳排放信息披露框架的构建与实施 | 第24-45页 |
| ·我国现阶段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现状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·现有法规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 | 第24-25页 |
| ·我国上市公司参与 CDP 项目情况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·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应遵循的原则 | 第26-29页 |
| ·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原则 | 第27页 |
| ·决策有用性原则 | 第27-28页 |
| ·完整全面性原则 | 第28-29页 |
| ·可比性原则 | 第29页 |
| ·碳排放信息披露框架的构建 | 第29-39页 |
| ·企业治理结构的调整 | 第30-32页 |
| ·企业碳减排项目的实施 | 第32-34页 |
| ·企业碳排放会计核算 | 第34-35页 |
| ·碳排放信息报告的披露 | 第35-37页 |
| ·不同会计政策选择对信息披露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| ·碳排放信息披露框架的实施 | 第39-45页 |
| ·碳排放信息报告在年度财务报告中的地位和作用 | 第39-40页 |
| ·会计人员在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中的职责定位 | 第40-41页 |
| ·企业碳排放信息报告的编制 | 第41-43页 |
| ·国家强制碳排放信息披露平台的建立 | 第43-45页 |
| 4.碳排放信息鉴证业务 | 第45-59页 |
| ·碳排放信息鉴证业务的基本要求 | 第45-48页 |
| ·碳排放信息鉴证业务的要素 | 第45-46页 |
| ·对鉴证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 | 第46-47页 |
| ·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| 第47-48页 |
| ·碳排放信息鉴证业务的基本流程和风险评估 | 第48-59页 |
| ·鉴证业务的准备工作 | 第48-49页 |
| ·鉴证业务的基本流程 | 第49-59页 |
| 5 案例分析 | 第59-67页 |
| ·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介 | 第59-60页 |
| ·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碳排放信息披露相关介绍 | 第60-62页 |
| ·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碳减排行动 | 第62-64页 |
| ·实施节能减排 | 第63页 |
| ·加快天然气业务的发展 | 第63-64页 |
| ·关注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| 第64页 |
| ·推进公司信息化建设 | 第64页 |
| ·案例总结 | 第64-67页 |
| ·披露的内容不规范 | 第65页 |
| ·披露的内容不全面 | 第65-67页 |
| 6 相关政策建议 | 第67-70页 |
| ·建立完善的多层次的碳排放信息披露法律法规体系 | 第67页 |
| ·建立统一的碳会计准则是碳排放信息披露的重要前提 | 第67-68页 |
| ·加强政府对碳排放信息披露的监管是碳排放信息披露的保障 | 第68-69页 |
| ·建立完善的碳排放信息鉴证体系 | 第69-70页 |
| 主要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| 致谢 | 第74页 |
|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