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| 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| ·本文所做的工作 | 第12-14页 |
| 第2章 电能质量扰动概述 | 第14-20页 |
| ·引言 | 第14页 |
| ·电能质量的定义 | 第14-16页 |
| ·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分类 | 第16-18页 |
| ·稳态电能质量信号 | 第16-17页 |
| ·暂态电能质量信号 | 第17-1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8-20页 |
| 第3章 时频分析方法 | 第20-30页 |
| ·引言 | 第20页 |
| ·线性时频分布 | 第20-23页 |
| ·傅立叶变换 | 第20-21页 |
| ·短时 Fourier 变换 | 第21-23页 |
| ·Cohen 类时频分布 | 第23-28页 |
| ·Wigner-Ville 分布 | 第23-24页 |
| ·伪 Wigner-Ville 分布 | 第24页 |
| ·平滑伪 Wigner-Ville 分布 | 第24页 |
| ·Page 分布 | 第24-25页 |
| ·Born-Jordan 分布 | 第25页 |
| ·Zhao-Atlas-Marks 分布 | 第25-26页 |
| ·实例分析 | 第26-2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| 第4章 Choi-Williams 分布与经验模态分解相结合的方法 | 第30-39页 |
| ·引言 | 第30页 |
| ·Choi-Williams 分布 | 第30-31页 |
| ·交叉项的产生及抑制 | 第31-32页 |
| ·交叉项的产生 | 第31页 |
| ·交叉项的抑制 | 第31-32页 |
| ·经验模态分解 | 第32-36页 |
| ·固有模态函数 | 第32-33页 |
| ·EMD 分解方法 | 第33-36页 |
| ·Choi-Williams 分布与 EMD 相结合 | 第36-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第5章 基于 CWD 与 EMD 的电能质量扰动暂态特征分析 | 第39-54页 |
| ·引言 | 第39页 |
| ·基于时频分析的谐波处理 | 第39-45页 |
| ·谐波的产生及危害 | 第39-40页 |
| ·基于 EMD-CWD 的谐波分析 | 第40-45页 |
| ·基于 EMD-CWD 方法的暂态扰动分析 | 第45-5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| 第6章 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去噪新方法 | 第54-67页 |
| ·引言 | 第54页 |
| ·传统的去噪方法 | 第54-56页 |
| ·傅立叶变换去噪 | 第54-55页 |
| ·小波去噪 | 第55页 |
| ·自适应滤波 | 第55-56页 |
| ·基于 CWD 与 EMD 相结合的去噪方法 | 第56-57页 |
| ·CWD 与 EMD 去噪方法在电能质量扰动中的应用 | 第57-6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|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70页 |
| ·结论 | 第67-68页 |
| ·展望 | 第68-7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| 缩略语词汇表 | 第74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-7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