符号说明 | 第1-6页 |
目录 | 第6-10页 |
中文摘要 | 第10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5页 |
1 引言 | 第15-40页 |
·自然休眠的进程 | 第16-18页 |
·自然休眠的快速解除 | 第18-21页 |
·高温对休眠的解除作用 | 第18-19页 |
·单氰胺对休眠的解除作用 | 第19-20页 |
·TDZ 对休眠的解除作用 | 第20-21页 |
·自然休眠与细胞周期调控 | 第21-23页 |
·植物休眠分生组织的细胞周期特点 | 第21-22页 |
·细胞周期 G1/S 转换与 G2/M 转换的调控 | 第22-23页 |
·自然休眠与 Ca~(2+)的关系 | 第23-31页 |
·休眠进程中芽分生组织细胞 Ca~(2+)空间转移 | 第23-25页 |
·Ca~(2+)对自然休眠进程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Ca~(2+)参与细胞分裂调控 | 第26-27页 |
·钙调蛋白与细胞分裂调控 | 第27-29页 |
·钙调神经磷酸酶与细胞分裂调控 | 第29-30页 |
·Ca~(2+)信号的跨膜传递 | 第30-31页 |
·休眠调控的关键基因 | 第31-35页 |
·CO/FT 基因与休眠调控 | 第31-33页 |
·CBF 基因与休眠调控 | 第33-34页 |
·DAM 基因与休眠调控 | 第34-35页 |
·自然休眠与其他主要生理过程的关系 | 第35-39页 |
·自然休眠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| 第35-36页 |
·自然休眠与呼吸代谢的关系 | 第36-37页 |
·自然休眠与激素的关系 | 第37-39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39-40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9页 |
·试验材料与处理 | 第40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40页 |
·试验处理 | 第40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0-49页 |
·芽状态检测 | 第40页 |
·细胞周期检测 | 第40-41页 |
·Ca~(2+)亚细胞定位 | 第41-42页 |
·H_2O_2含量测定 | 第42-43页 |
·CAT、POD 活性测定 | 第43页 |
·激素含量测定 | 第43页 |
·Ca~(2+)、H+、Na+、K+、Mg~(2+)转运检测 | 第43-45页 |
·呼吸代谢测定 | 第45-46页 |
·RNA 提取 | 第46-47页 |
·反转录 | 第47页 |
·相关基因表达的 QRT-PCR 检测 | 第47-48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48-49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49-80页 |
·芽自然休眠的细胞周期特点 | 第49-50页 |
·高温、单氰胺和 TDZ 的破眠作用 | 第50-51页 |
·休眠芽分生组织的 Ca~(2+)存在状态和破眠剂对 Ca~(2+)转运的影响 | 第51-57页 |
·休眠芽分生组织 Ca~(2+)的亚细胞分布 | 第51-53页 |
·休眠芽的 Ca~(2+)转运状态 | 第53-55页 |
·破眠剂单氰胺和 TDZ 对休眠芽 Ca~(2+)转运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·高温、单氰胺和 TDZ 对油桃芽 CaM 表达的影响 | 第57页 |
·高温、单氰胺和 TDZ 对休眠芽 H_2O_2代谢的影响及 H_2O_2对 Ca~(2+)转运的影响 | 第57-65页 |
·高温、单氰胺和 TDZ 对休眠芽 H_2O_2含量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·高温、单氰胺和 TDZ 对休眠芽 CAT 和 POD 的影响 | 第58-61页 |
·H_2O_2的破眠作用 | 第61-62页 |
·H_2O_2对休眠芽 Ca~(2+)转运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·H_2O_2对休眠芽 Na+、K+、Mg~(2+)转运的影响 | 第64-65页 |
·高温、单氰胺和 TDZ 对休眠芽呼吸代谢的影响 | 第65-76页 |
·高温、单氰胺和 TDZ 对休眠芽总呼吸的影响 | 第65-68页 |
·单氰胺和 TDZ 对休眠芽呼吸代谢的即时影响 | 第65-67页 |
·高温、单氰胺和 TDZ 处理后芽总呼吸速率的变化 | 第67-68页 |
·高温、单氰胺和 TDZ 对休眠芽呼吸代谢电子传递的影响 | 第68-72页 |
·高温、单氰胺和 TDZ 对休眠芽 CYT 运行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·高温、单氰胺和 TDZ 对休眠芽 ALT 运行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·高温、单氰胺和 TDZ 对休眠芽 CYT/ALT 比率影响 | 第70-72页 |
·高温、单氰胺和 TDZ 对休眠芽呼吸代谢底物途径的影响 | 第72-76页 |
·高温、单氰胺和 TDZ 对休眠芽 TCA 运行的影响 | 第72-73页 |
·高温、单氰胺和 TDZ 对休眠芽 PPP 运行的影响 | 第73-75页 |
·高温、单氰胺和 TDZ 对休眠芽 TCA/ PPP 比率的影响 | 第75-76页 |
·高温和单氰胺对芽内激素含量的影响 | 第76-80页 |
·高温和单氰胺对芽内 GA 含量的影响 | 第76-77页 |
·高温和单氰胺对芽内 ZR 含量的影响 | 第77页 |
·高温和单氰胺对芽内 IAA 含量的影响 | 第77-78页 |
·高温和单氰胺对芽内 ABA 含量的影响 | 第78-80页 |
4 讨论 | 第80-93页 |
·休眠解除途径的分类及作用特点 | 第80-82页 |
·细胞周期调控与自然休眠 | 第82页 |
·H_2O_2/ CAT 与自然休眠解除 | 第82-85页 |
·自然休眠解除过程中的 H_2O_2/CAT 变化 | 第82-84页 |
·H_2O_2/ CAT 对自然休眠的调控 | 第84-85页 |
·呼吸代谢与自然休眠调控 | 第85-88页 |
·呼吸胁迫与休眠解除 | 第85-87页 |
·呼吸代谢电子传递与休眠解除 | 第87页 |
·呼吸代谢底物途径与休眠解除 | 第87-88页 |
·Ca~(2+)与自然休眠调控 | 第88-90页 |
·Ca~(2+)存在状态在休眠调控中的作用 | 第88-89页 |
·休眠芽内的 Ca~(2+)信号的诱导 | 第89-90页 |
·激素与自然休眠解除 | 第90-91页 |
·休眠解除机制中各相关因子相互关系 | 第91-93页 |
5 结论 | 第93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118页 |
致谢 | 第118-11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