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| 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| ·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| 第9-11页 |
| ·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| 第11-14页 |
| ·研究思路、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本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| ·本研究难点 | 第15页 |
| ·本研究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|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6-22页 |
| 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18页 |
| ·自媒体 | 第16页 |
| ·微博 | 第16-17页 |
| ·媒介素养 | 第17-18页 |
| ·媒介素养教育 | 第18页 |
| ·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基础 | 第18-22页 |
| ·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8页 |
| ·受众的认知结构理论 | 第18-20页 |
| ·使用与满足理论 | 第20-22页 |
| 第三章 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——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 | 第22-37页 |
| ·研究设计 | 第22-24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22页 |
| ·样本的选取与资料的收集处理 | 第22-23页 |
| ·样本的基本情况 | 第23页 |
| ·基本变量及其操作化 | 第23-24页 |
| ·浙江工业大学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描述 | 第24-35页 |
| ·微博的接触和基本使用情况 | 第24-27页 |
| ·媒介的认知、思辨、利用、参与情况 | 第27-34页 |
| ·媒介素养及其教育认知情况 | 第34-35页 |
| ·调查小结 | 第35-37页 |
| ·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 | 第35-36页 |
| ·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特点 | 第36-37页 |
| 第四章 自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与路径 | 第37-48页 |
| ·国外及港台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启示 | 第37-39页 |
| ·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化、系统化 | 第37-38页 |
| ·媒介素养教育模式的多样化 | 第38-39页 |
| ·媒介素养教育目标明确化、内容特色化 | 第39页 |
| ·自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 | 第39-42页 |
| ·基础:了解媒介知识、辨析媒介信息 | 第40页 |
| ·重点:善用媒介、建立批判性思维 | 第40-41页 |
| ·核心:提升媒介参与意识 | 第41-42页 |
| ·自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路径——学校教育角度 | 第42-48页 |
| ·课堂教育为主 | 第42-45页 |
| ·活动渗透与自我教育为辅 | 第45-46页 |
| ·配套评估系统为支撑 | 第46-48页 |
| 结语 | 第48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| 附录 | 第53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-56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