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--教师论文

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引言第10-18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1-15页
     ·有关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的研究回顾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的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的实施问题与原因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的改进路径第14-15页
   ·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界定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教师流动第16页
     ·教育资源配置第16页
     ·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第16-18页
第一章 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的缘起与内涵第18-21页
   ·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的缘起第18-19页
   ·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第19页
   ·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的内涵第19-21页
第二章 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的现状与问题第21-33页
   ·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现状第21-30页
     ·教师流动宏观调控主体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教师流动宏观调控对象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教师流动宏观调控内容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教师流动宏观调控手段(工具)第24-30页
   ·教师流动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第30-33页
     ·调控主体职能不清第30页
     ·宏观调控对象缺乏主动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宏观调控内容缺乏有效监督与考核第31页
     ·宏观调控手段相互不协调第31-33页
第三章 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的对策第33-42页
   ·加强调控主体的统一协调作用第34页
   ·增强调控对象的主动性第34-37页
     ·各级政府贯彻落实,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第34-36页
     ·学校(校长)加强反思,明确自身责任第36页
     ·教师观念的更新第36-37页
   ·形成调控内容的完整性第37-38页
     ·确立政府主导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第37页
     ·建立教师定期流动制度的实施程序第37页
     ·大力推进绩效管理,完善教师流动考核机制第37-38页
   ·发挥调控手段的多样性第38-42页
     ·以经济调控手段作为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的基础要素第38页
     ·以行政调控手段作为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的主要指导第38页
     ·以法律调控手段作为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的必要保障第38-40页
     ·以舆论宣传手段作为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的价值引导第40页
     ·以公共服务手段作为教师流动宏观调控的主要补充第40-42页
结语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6页
附录第46-5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3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5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教育舆情探析
下一篇:20世纪下半叶苏联教育学在中国的引进和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