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麦论文--小麦论文

小麦RVA曲线拟合模型的建立及应用

符号说明第1-6页
中文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1页
1 引言第11-16页
   ·小麦的用途第11页
   ·小麦籽粒淀粉组成与品质的关系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小麦籽粒淀粉及其组成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小麦籽粒淀粉组成与品质的关系第12页
     ·小麦籽粒淀粉的粘度特性第12-13页
   ·RVA特性的介绍及其遗传研究进展第13-16页
     ·RVA特性的介绍第13页
     ·RVA的主要技术特点第13-14页
     ·RVA原理及常用参数第14页
     ·RVA的主要优点第14-15页
     ·RVA特性的遗传研究进展第15-16页
2 非线性数据拟合的基础第16-19页
   ·MATLAB软件特点第16-17页
   ·数据拟合的意义第17页
   ·数据拟合的方法——主要针对非线性拟合第17-19页
     ·Gauss-Newton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遗传算法(GA)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改进缩张算法第19页
3 聚类分析第19-21页
   ·聚类分析概述第19-20页
   ·聚类分析特征第20页
   ·聚类方法第20-21页
4 主成分分析第21-24页
   ·主成分分析基本思想第21页
   ·主成分的数学模型第21-22页
   ·主成分分析的步骤第22-24页
5 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-25页
6 材料与方法第25-28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25-26页
   ·样品测定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·样品准备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测定方法第27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·统计学原理与方法第28页
7 小麦籽粒淀粉RVA实验数据的数量化分析结果第28-40页
   ·小麦籽粒淀粉RVA实验数据的曲线拟合第28-32页
     ·非线性拟合模型的建立第28页
     ·小麦籽粒淀粉RVA拟合结果第28-32页
   ·小麦籽粒淀粉RVA新的特征点第32-34页
   ·相关性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·RVA原特征点和方程最优参数值的相关性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·RVA新特征点和方程最优参数值的相关性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·聚类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 ·聚类结果第36-37页
     ·聚类效果比较第37-38页
   ·主成分分析结果第38-40页
8 讨论第40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47页
致谢第47-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稻抗纹枯病数量基因qSB-9TQ的精细定位
下一篇:水稻抽穗期基因Hd-q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