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2-18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| ·主要观点 | 第12-17页 |
| ·存在不足 | 第17-18页 |
| ·研究目的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18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| 第二章 技工院校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 | 第20-25页 |
| ·技工院校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因 | 第20-21页 |
| ·社会的需要 | 第20页 |
| ·国外职业教育评价发展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| ·技工院校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依据 | 第21-23页 |
| ·政策依据 | 第21页 |
| ·理论依据 | 第21-23页 |
| ·技工院校多元化评价主体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·技工院校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意义 | 第24-25页 |
| ·有利于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进步 | 第24页 |
| ·有利于促进技工院校整体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| 第24-25页 |
| 第三章 以政府为评价主体的技工院校办学质量评价 | 第25-38页 |
| ·政府对技工院校的评价作用 | 第25-26页 |
| ·政府对技工院校的评价内容 | 第26-34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设计 | 第26-31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内容 | 第31-34页 |
| ·政府对技工院校的评价方式与案例 | 第34-38页 |
| ·评价方式 | 第34页 |
| ·案例分析 | 第34-38页 |
| 第四章 以用人单位为评价主体的技工院校办学质量评价 | 第38-46页 |
| ·用人单位对技工院校的评价作用 | 第38-39页 |
| ·用人单位对技工院校的评价内容 | 第39-43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设计 | 第39-43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内容 | 第43页 |
| ·用人单位对技工院校的评价方式与案例 | 第43-46页 |
| ·评价方式 | 第43页 |
| ·案例分析 | 第43-46页 |
| 第五章 以学生为评价主体的技工院校办学质量评价 | 第46-58页 |
| ·学生对技工院校的评价作用 | 第46-47页 |
| ·学生对技工院校的评价内容 | 第47-53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设计 | 第47-52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内容 | 第52-53页 |
| ·学生对技工院校的评价方式与案例 | 第53-58页 |
| ·评价方式 | 第53-54页 |
| ·案例分析 | 第54-58页 |
| 第六章 以家长为评价主体的技工院校办学质量评价 | 第58-64页 |
| ·家长对技工院校的评价作用 | 第58页 |
| ·家长对技工院校的评价内容 | 第58-61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设计 | 第58-61页 |
| ·评价指标的内容 | 第61页 |
| ·家长对技工院校的评价方式与案例 | 第61-64页 |
| ·评价方式 | 第61-62页 |
| ·案例分析 | 第62-64页 |
| 第七章 技工院校多元评价体系运行的保障机制 | 第64-71页 |
| ·技工院校多元评价体系运行保障机制的概述 | 第64-65页 |
| ·“一元主导、三边联动”的多元评价体系运行保障机制 | 第64页 |
| ·多元评价体系运行保障机制的构建原则 | 第64-65页 |
| ·技工院校多元评价体系运行保障机制的具体内容 | 第65-71页 |
| ·技工院校多元评价体系的制度保障 | 第65-67页 |
| ·技工院校多元评价体系的投入保障 | 第67-68页 |
| ·技工院校多元评价体系的组织保障 | 第68-69页 |
| ·技工院校多元评价体系的评估督查保障 | 第69-71页 |
| 结论 | 第71-7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2-74页 |
| 附录 | 第74-85页 |
| 附录1 | 第74-77页 |
| 附录2 | 第77-81页 |
| 附录3 | 第81-82页 |
| 附录4 | 第82-83页 |
| 附录5 | 第83-84页 |
| 附录6 | 第84-85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5-86页 |
| 致谢 | 第86-87页 |
| 附件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