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功能材料论文

第一性原理研究替换和掺杂对于储氢材料(Mg2NiH4、NaAlH4)性质的影响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6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6-32页
   ·氢能源发展概况第16-17页
   ·氢的性质第17页
   ·氢制备的主要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·氢储存的研究现状第18-23页
     ·吸附剂材料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复杂氢化物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纳米材料第22-23页
   ·镁基储氢材料Mg_2NiH_4研究现状第23-26页
     ·Mg_2NiH_4简介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元素替换对Mg_2NiH_4储氢材料性质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催化剂对Mg_2NiH_4储氢材料性质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·复杂氢化物NaAlH_4的研究现状第26-30页
     ·NaAlH_4简介第26-28页
     ·NaAlH_4热力学和加氢性质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不同掺杂剂对于NaAlH_4储氢性质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·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第30-32页
第二章 计算理论基础第32-42页
   ·密度泛函理论第32-38页
     ·Thomas-Fermi理论第33-34页
     ·Hohenberg-Kohn定理第34-35页
     ·Kohn-Sham方程第35-38页
   ·交换关联函数第38-40页
     ·局域密度近似(LDA)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广义梯度近似(GGA)第40页
   ·计算软件VASP简介第40-42页
第三章 稀土元素Yb和碱土元素Ca、Sr部分替换Mg_2NiH_4中Mg元素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42-62页
   ·引言第42-43页
   ·计算方法第43-44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44-61页
     ·对于YbMgNiH_4体系的U_(eff)值的确定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晶体结构第45-49页
     ·态密度第49-51页
     ·电荷密度分布第51-53页
     ·电子局域函数第53-54页
     ·Barder电荷第54-55页
     ·脱氢能(hydrogen desorption energy)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形成焓第56-58页
     ·分解反应第58-60页
     ·振动性质第60-6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四章 La元素和TiB_2团簇-掺杂NaAlH_4体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62-84页
   ·引言第62-63页
   ·NaAlH_4不同面的表面能计算第63-65页
     ·计算方法第63-64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与讨论第64-65页
   ·掺杂La元素对于NaAlH_4储氢材料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65-74页
     ·计算方法第65页
     ·模型构造第65-67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与讨论第67-74页
       ·结构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·态密度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·电荷密度分布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·电子局域函数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·脱氢能(hydrogen desorption energy)第72-74页
   ·TiB_2团簇掺杂对于NaAlH_4储氢材料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74-82页
     ·计算方法第74-75页
     ·模型构造第75-76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与讨论第76-82页
       ·结构分析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·态密度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·电荷密度分布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·电子局域函数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·脱氢能(hydrogen desorpt ion energy)第81-8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2-84页
第五章 总结和展望第84-86页
   ·内容总结第84-85页
   ·展望第85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96页
致谢第96-98页
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第98-100页
作者及导师简介第100-101页
附件第101-102页

论文共10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装配式输油管线悬索跨越结构的研究
下一篇:金属氢化物R3ZnH5(R=K,Rb,Cs)的储氢性能以及共掺杂对NaBH4的影响:第一性原理计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