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配式输油管线悬索跨越结构的研究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-4页 |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4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16页 |
·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6页 |
·课题历史、现状和前沿发展情况 | 第16-17页 |
·前人的研究成果 | 第17-22页 |
·本课题分析研究的内容 | 第22-24页 |
·结构形式及特点 | 第22页 |
·主要研究的内容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有限元法与结构的分析计算条件 | 第24-30页 |
·有限元程序ANSYS简介 | 第24页 |
·本文所用的单元 | 第24-26页 |
·结构的分析计算条件 | 第26-27页 |
·载荷工况 | 第27-30页 |
·基本工况 | 第28页 |
·大风工况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承载索在基本工况下的计算 | 第30-46页 |
·承载索简介 | 第30页 |
·承载索的理论计算 | 第30-37页 |
·公式推导 | 第30-34页 |
·解析解的计算 | 第34-37页 |
·承载索的ANSYS计算 | 第37-43页 |
·悬索建模 | 第37-38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38-43页 |
·两种计算方法结果对比 | 第43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跨越段管线折角分析计算 | 第46-56页 |
·折角产生的原因 | 第46-47页 |
·管接头可允许的最大折角 | 第47-51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47-49页 |
·两根管悬垂变形的计算结果 | 第49-51页 |
·可允许的最大折角 | 第51页 |
·折角与高度差的关系 | 第51-54页 |
·无高差时折角计算 | 第51-52页 |
·有高差时折角计算 | 第52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五章 跨越结构在风载下的分析计算 | 第56-68页 |
·抗风性能分析简介 | 第56页 |
·风特性基本参数 | 第56-58页 |
·设计基准风速 | 第56-58页 |
·风压计算 | 第58页 |
·静风响应 | 第58-60页 |
·动力特性计算 | 第60-66页 |
·模态分析 | 第60-62页 |
·基频计算 | 第62-63页 |
·驰振验算 | 第63-64页 |
·颤振验算 | 第64-65页 |
·涡激共振验算 | 第65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六章 跨越结构的锚固与支架 | 第68-84页 |
·锚固的选型与计算 | 第68-75页 |
·锚碇的选型 | 第69-70页 |
·地垄式锚碇的结构 | 第70-72页 |
·非标地垄式锚碇的尺寸计算 | 第72-75页 |
·不同土壤的锚固角度分析 | 第75-78页 |
·地垄式锚碇的构筑 | 第78页 |
·塔架的计算分析 | 第78-82页 |
·强度分析 | 第78-80页 |
·塔架的失稳校验 | 第80-81页 |
·塔架滑轮轴的计算 | 第81-8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2-84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4-86页 |
·结论 | 第84-85页 |
·展望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88页 |
附录 悬索跨越结构的前20阶振型图 | 第88-92页 |
致谢 | 第92-94页 |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4-96页 |
作者和导师简介 | 第96-98页 |
附件 | 第98-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