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

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应急机制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1 绪论第11-16页
   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·选题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·网络舆情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5-16页
2 相关基础理论第16-25页
   ·网络舆情相关理论第16-20页
     ·舆情与网络舆情的概念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形成过程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传播过程第18-20页
   ·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相关理论第20-25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概念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监测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预警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应对第24-25页
3 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不足第25-32页
   ·网络舆情与地方政府决策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与地方政府决策的关联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第26页
   ·地方政府缺乏对网络舆情的认识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缺乏对应对主体的认识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缺乏对应对机制的认识第27-28页
   ·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应急机制不完善第28-32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监测体系不完善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预警体系不完善第29-30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应对体系不完善第30-32页
4 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应急机制体系构建第32-46页
   ·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体系第32-37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监测技术的核心问题第32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32-36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监测评价指标第36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安全保密建设第36-37页
   ·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体系第37-41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预警系统的设计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构建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第38-40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的应用第40-41页
   ·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第41-46页
     ·应对网络舆情的一般流程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建立网络舆情爆发期的应对机制第43-44页
     ·网络舆情应急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第44-46页
5 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案例分析第46-52页
   ·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舆情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·武汉雾霾事件舆情分析第48-52页
6 总结与展望第52-53页
   ·论文小结第52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6页
致谢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文化义工--政治社会学的分析
下一篇:Web2.0时代网络公共危机发展演变机理及政府治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