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0页 |
§1-1 问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1-1-1 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1-1-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§1-2 研究意义与目的 | 第10-11页 |
1-2-1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-2-2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§1-3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1-13页 |
1-3-1 制造企业与区域制造网络 | 第11页 |
1-3-2 制造网络知识共享 | 第11-12页 |
1-3-3 服务质量 | 第12-13页 |
§1-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7页 |
1-4-1 研究方法 | 第13-16页 |
1-4-2 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§1-5 论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| 第17-19页 |
§1-6 主要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相关研究基础 | 第20-30页 |
§2-1 研究相关基础理论 | 第20-21页 |
2-1-1 企业能力理论 | 第20页 |
2-1-2 资源基础理论 | 第20-21页 |
2-1-3 知识基础理论 | 第21页 |
§2-2 制造网络的组织形态研究 | 第21-26页 |
2-2-1 制造企业协作运营的必然性 | 第21-22页 |
2-2-2 制造网络组织形态差异分析 | 第22-26页 |
§2-3 组织学习与竞争优势相关研究 | 第26-27页 |
2-3-1 组织学习相关研究 | 第26页 |
2-3-2 组织内学习与组织间学习 | 第26-27页 |
2-3-3 组织学习与竞争优势关系相关研究 | 第27页 |
§2-4 知识共享与企业能力相关研究 | 第27-28页 |
§2-5 总结与评述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区域制造网络知识共享研究 | 第30-48页 |
§3-1 企业间知识共享相关研究综述 | 第30-34页 |
3-1-1 企业间共享知识的分类 | 第30-32页 |
3-1-2 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测量 | 第32-34页 |
§3-2 区域制造网络知识共享构成要素 | 第34-40页 |
3-2-1 数据收集过程 | 第34-35页 |
3-2-2 数据分析过程 | 第35-40页 |
§3-3 知识共享测量研究 | 第40-48页 |
3-3-1 样本选择 | 第40页 |
3-3-2 问卷设计 | 第40-42页 |
3-3-3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2-43页 |
3-3-4 信效度检验 | 第43-45页 |
3-3-5 探索性因子分析 | 第45-46页 |
3-3-6 验证性因子分析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区域制造网络服务质量研究 | 第48-56页 |
§4-1 服务质量相关研究综述 | 第48-51页 |
4-1-1 服务质量的内涵 | 第48-49页 |
4-1-2 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| 第49-51页 |
§4-2 服务质量构成要素 | 第51-56页 |
4-2-1 开放式编码 | 第52-53页 |
4-2-2 主轴编码 | 第53-55页 |
4-2-3 编码信度检验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探索式知识共享、利用式知识共享对服务质量的影响 | 第56-65页 |
§5-1 探索式知识共享对服务质量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5-1-1 选取核心范畴 | 第56页 |
5-1-2 故事线呈现 | 第56-58页 |
§5-2 利用式知识共享对服务质量的影响 | 第58-61页 |
5-2-1 选取核心范畴 | 第58-59页 |
5-2-2 故事线呈现 | 第59-61页 |
§5-3 探索式知识共享和利用式知识共享对服务质量的影响 | 第61-65页 |
5-3-1 选取核心范畴 | 第61-62页 |
5-3-2 故事线呈现 | 第62-65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9页 |
§6-1 结论与启示 | 第65-67页 |
6-1-1 结论 | 第65-66页 |
6-1-2 启示 | 第66-67页 |
§6-2 研究局限 | 第67-68页 |
§6-3 研究展望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附录 A | 第73-75页 |
附录 B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