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磁改性海泡石吸附铜、铅、镉特性及机理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23页
   ·重金属废水的污染情况简介第10-11页
   ·重金属废水的来源、危害及处理方法介绍第11-14页
     ·重金属废水的来源与危害第11-13页
     ·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简介第13-14页
   ·改性海泡石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第14-21页
     ·海泡石的性质第14-18页
     ·海泡石改性方法简介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改性海泡石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进展第20-21页
   ·本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21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1-23页
第2章 磁改性海泡石的特性分析第23-33页
   ·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3-26页
     ·实验药品、试剂及仪器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26-32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的表面零电荷点第26-27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的表面形态第27-29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的比表面积及孔特性第29-30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的基团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的物质成分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的磁性能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3章 Cu~(2+) 、Pb~(2+) 、Cd~(2+) 在单一重金属体系中的吸附特征第33-64页
   ·实验材料及方法第33-36页
     ·实验药品、试剂及仪器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标准溶液的配置第34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吸附 Cu~(2+) 、Pb~(2+) 、Cd~(2+) 的影响因素第36-48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吸附 Cu~(2+) 的影响因素第36-40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吸附 Pb~(2+) 的影响因素第40-44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吸附 Cd~(2+) 的影响因素第44-48页
   ·Cu~(2+) 、Pb~(2+) 、Cd~(2+) 在单一重金属体系中的吸附动力学第48-56页
     ·吸附动力学的相关理论第48页
     ·动力学模型相关公式第48-50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吸附 Cu~(2+) 的动力学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吸附 Pb~(2+) 的动力学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吸附 Cd~(2+) 的动力学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·Cu~(2+) 、Pb~(2+) 、Cd~(2+) 在单一重金属体系中的吸附等温式第56-61页
     ·吸附等温式的相关理论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对 Cu~(2+) 的吸附等温式拟合第57-58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对 Pb~(2+) 的吸附等温式拟合第58-59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对 Cd~(2+) 的吸附等温式拟合第59-61页
   ·Cu~(2+) 、Pb~(2+) 、Cd~(2+) 在单一重金属体系中的吸附热力学分析第61-63页
     ·吸附热力学理论分析第61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吸附 Cu~(2+) 的热力学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吸附 Pb~(2+) 的热力学分析第62页
     ·磁改性海泡石吸附 Cd~(2+) 的热力学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第4章 Cu~(2+) 、Pb~(2+) 、Cd~(2+) 在复合重金属体系中的吸附特征第64-72页
   ·实验材料及方法第64-66页
     ·实验药品、试剂及仪器第64页
     ·Cu~(2+) 、Pb~(2+) 、Cd~(2+) 在复合重金属体系中吸附热力学的实验方法第64页
     ·Cu~(2+) 、Pb~(2+) 、Cd~(2+) 在复合重金属体系中的吸附动力学的实验方法第64-65页
     ·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模拟方法第65-66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66-70页
     ·Cu~(2+) 、Pb~(2+) 、Cd~(2+) 在复合重金属体系中的吸附热力学特征第66-69页
     ·Cu~(2+) 、Pb~(2+) 、Cd~(2+) 在复合重金属体系中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第69-7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0-72页
第5章 磁改性海泡石吸附 Cu~(2+) 、Pb~(2+) 、Cd~(2+) 的机理探讨第72-76页
   ·吸附前后 XRD 谱图的比较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·吸附前后 FTIR 谱图的比较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·吸附 Cu~(2+) 、Pb~(2+) 、Cd~(2+) 的机理探讨第74-7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6章 研究结论、创新点与展望第76-78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76-77页
   ·创新点第77页
   ·展望第77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生态文明视域下“生态人”的塑造
下一篇:炭还原法治理石油FCC催化剂再生烟气中氮氧化物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