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氮氧化物的物化特性、危害与排放标准 | 第10-15页 |
·氮氧化物的物化特性 | 第10-11页 |
·氮氧化物的危害 | 第11-12页 |
·氮氧化物的主要控制标准 | 第12-15页 |
·FCC 催化剂再生烟气 NO_x的产生 | 第15-20页 |
·氮氧化物的三种基本生成机理 | 第15-18页 |
·氮氧化物产生的影响因素 | 第18-19页 |
·流化催化裂化再生烟气 NO_x来源 | 第19-20页 |
·FCC 再生烟气 NO_x的生成机理 | 第20页 |
·流化催化裂化再生烟气 NO_x的控制技术 | 第20-26页 |
·低 NO_x烧焦技术 | 第21-23页 |
·烧焦后 FCC 烟气脱硝技术 | 第23-26页 |
·炭材料在脱硝技术中的应用 | 第26-27页 |
·活性炭催化氧化法 | 第26页 |
·活性炭催化还原法 | 第26页 |
·炽热炭还原法 | 第26-27页 |
·本课题研究意义、目的和内容 | 第27-28页 |
·研究意义和目的 | 第2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7-28页 |
第2章 炭还原 FCC 催化剂再生烟气中 NO_x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 | 第28-46页 |
·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 | 第28-29页 |
·FCC 催化剂再生实验模拟 | 第29-32页 |
·FCC 催化剂再生模拟实验装置及流程 | 第29-30页 |
·模拟 FCC 催化剂再生实验方法 | 第30页 |
·模拟 FCC 催化剂再生烟气组成 | 第30-32页 |
·炭还原 FCC 催化剂再生烟气中 NO_x实验研究 | 第32-44页 |
·炭还原 NO_x实验装置及流程 | 第32-33页 |
·还原炭的比表面积分析及比选 | 第33-34页 |
·还原炭的表征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FCC 催化剂再生烟气中 NO 的自然氧化效率 | 第36-37页 |
·无氧和有氧条件下反应温度对炭还原 NO_x效率的影响 | 第37-40页 |
·空间速度、空塔气速对炭还原 NO_x效率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进口浓度对炭还原 NO_x效率的影响 | 第41页 |
·氧气含量对炭还原 NO_x效率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·SO_2对炭还原 NO_x效率的影响和浓度变化 | 第42-43页 |
·综合模拟实验出口烟气状态及成分 | 第43页 |
·FCC 再生烟气 NO_x治理流程推荐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3章 碳与 NO 反应动力学研究 | 第46-53页 |
·碳与 NO 反应动力学理论研究 | 第46-47页 |
·反应模型建立 | 第47-48页 |
·碳与 NO 反应动力学分析 | 第48-51页 |
·NO 进口浓度对碳还原 NO 反应速率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反应温度对 NO 反应速率的影响 | 第49-51页 |
·碳与 NO 异相反应活化能 | 第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4章 炭还原法脱除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工程应用 | 第53-57页 |
·工程概况 | 第53页 |
·工艺流程及说明 | 第53-54页 |
·主要设备参数 | 第54-55页 |
·工程运行结果 | 第55页 |
·运行费用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57-59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57-58页 |
·问题与建议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附录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