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生态文明视域下“生态人”的塑造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1章 导言 | 第9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3页 |
·生态危机的凸显 | 第9-11页 |
·环境运动的兴起 | 第11-12页 |
·“生态人”及其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现状与思路、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思路、方法 | 第15页 |
·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生态文明的兴起与人性的约束与顺应 | 第17-27页 |
·生态文明的兴起与演进 | 第17-22页 |
·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 | 第17-20页 |
·生态文明的兴起 | 第20-21页 |
·生态文明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超越 | 第21-22页 |
·生态危机与人性危机 | 第22-27页 |
·现时代的人性危机 | 第22-23页 |
·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 | 第23-25页 |
·生态文明是对人性的约束与顺应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生态人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| 第27-35页 |
·“生态人”:对“经济人”的扬弃和超越 | 第27-29页 |
·“生态人”的提出:对“经济人”的扬弃和超越 | 第27-28页 |
·“生态人”塑造的现实意义 | 第28-29页 |
·生态人的内涵 | 第29-31页 |
·生态意识 | 第29-30页 |
·生态良知 | 第30页 |
·生态理性 | 第30页 |
·生态人格 | 第30-31页 |
·“生态人”的观念特征 | 第31-33页 |
·生态平等 | 第31页 |
·敬畏生命 | 第31-32页 |
·整体思维 | 第32页 |
·环境正义 | 第32-33页 |
·“生态人”行为特征 | 第33-35页 |
·尊重自然,保护环境 | 第33页 |
·与“他(它)者”和谐共存 | 第33-34页 |
·适度消费 | 第34页 |
·诗意地栖居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“生态人”的塑造过程与现实路径 | 第35-48页 |
·“生态人”的塑造过程 | 第35-41页 |
·生产方式的改变 | 第35-37页 |
·生活方式的改变 | 第37-39页 |
·价值观念的改变 | 第39-41页 |
·“生态人”塑造的现实路径 | 第41-48页 |
·加强公民环境教育 | 第41-42页 |
·完善公民环境参与机制 | 第42-44页 |
·营造生态文化氛围 | 第44-46页 |
·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规制度 | 第46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资料 | 第49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