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生产管理论文--企业技术管理论文

企业共性技术创新、吸收能力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8页
第一章 . 绪论第18-38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8-31页
     ·现实背景第18-23页
     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实现技术突破与企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第23-27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理论意义第27-30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现实意义第30-31页
   ·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第31-32页
   ·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界定第32-34页
   ·研究思路与框架第34-38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34页
     ·研究逻辑第34-35页
     ·论文结构第35-38页
第二章 . 国内外文献综述第38-89页
   ·共性技术相关研究评述第38-45页
     ·技术分类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共性技术概念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共性技术的特征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共性技术识别第42-43页
     ·产业技术生命周期与成长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44-45页
   ·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理论与相关研究评述第45-56页
     ·技术创新的概念及辨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·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特征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技术创新类型第48-49页
     ·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过程研究第49-55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55-56页
   ·技术联盟理论研究评述第56-71页
     ·技术联盟的理论基础第56-60页
     ·技术联盟的定义与内涵第60-61页
     ·技术联盟的模式与分类第61-64页
     ·技术联盟模式的演化第64-66页
     ·技术联盟企业的动机第66-67页
     ·技术联盟与创新的关系研究第67-70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70-71页
   ·吸收能力理论相关研究评述第71-86页
     ·吸收能力的概念与维度第71-74页
     ·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第74-75页
     ·创新研究中吸收能力视角与其他相关研究视角的异同辨析第75-77页
     ·吸收能力理论与相关创新研究理论关系评述第77-79页
     ·吸收能力的测量研究第79-82页
     ·吸收能力的演化研究第82-85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85-8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6-89页
第三章 . 案例研究与实证框架的提出第89-126页
   ·案例研究方法第89-91页
     ·案例研究分类第89页
     ·案例研究的数据与证据第89-90页
     ·案例研究方法对比第90-91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91页
   ·企业合作创新模式与能力协同演化案例分析第91-112页
     ·相关理论研究评述第92-94页
     ·资料收集与整理第94-95页
     ·案例背景介绍第95-99页
     ·金发科技发展历程第99-105页
     ·金发科技合作创新模式与能力的协同演化分析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案例结论与共性技术创新模式讨论第106-111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111-112页
   ·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联盟的理论模型第112-120页
     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模式的理论基础第112-117页
     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合作创新模型第117-120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120页
   ·企业知识源化战略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概念框架第120-125页
     ·知识源与创新绩效关系理论基础第121-123页
     ·吸收能力的影响作用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·实证研究的概念框架第124-12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5-126页
第四章 . 研究假设的提出第126-138页
   ·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联盟实践中的重要知识源第126-128页
   ·知识源化战略与吸收能力的的关系假设第128-131页
     ·内部 R&D 作为企业内部知识源第128-129页
     ·外部合作作为企业外部知识源第129-131页
   ·外部知识源化战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第131-132页
   ·知识基础广度对知识源化战略与吸收能力关系的调节效应假设第132-134页
   ·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第134-1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6-138页
第五章 . 数据分析与实证检验第138-166页
   ·数据来源第138页
   ·研究方法设计第138-140页
   ·样本特征描述第140-144页
   ·数据合并有效性分析第144-145页
   ·变量测量与因子分析第145-151页
     ·变量测量第145-150页
     ·吸收能力因子分析第150-151页
   ·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第151-164页
     ·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52-154页
     ·知识源化战略与潜在吸收能力的关系检验第154-155页
     ·不同调节变量水平下的效应检验第155-158页
     ·知识源化战略与实际吸收能力的关系检验第158-160页
     ·新产品绩效影响因素检验第160-161页
     ·创新财务绩效影响因素检验第161-16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64-166页
第六章 . 研究结论与启示第166-179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166-172页
     ·企业合作创新模式与其吸收能力的协同演化第166-167页
     ·产业技术联盟企业合作创新的理论模型第167-168页
     ·内、外部知识源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第168-170页
     ·政府资金投入与企业知识基础广度的调节效应第170-172页
   ·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72-174页
   ·管理启示第174-177页
   ·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177-179页
参考文献第179-190页
附录第190-193页
 附录一:金发科技访谈提纲第190-192页
 附录二: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调查问卷第192-193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93-194页
致谢第194-195页
附件第195页

论文共19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跨界搜寻对组织双元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
下一篇:中国股指期货市场操纵及其对市场功能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