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--人事管理论文

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绪论第9-19页
 一、 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9-11页
  (一) 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(二) 选题意义第10-11页
 二、 相关文献综述第11-16页
  (一) 国外研究综述第11-13页
  (二) 国内研究综述第13-15页
  (三) 研究现状评述第15-16页
 三、 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第16-18页
  (一) 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(二) 分析框架第16-18页
 四、 研究的难点重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8-19页
  (一) 研究的难点重点第18页
  (二) 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8-19页
第一章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9-24页
 一、 概念界定第19-22页
  (一) 职业倦怠第19-20页
  (二) 基层公务员第20-21页
  (三) 我国基层公务员工作特征第21-22页
 二、 理论基础第22-24页
  (一) 双因素理论第22-23页
  (二) 资源保存理论第23-24页
第二章 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研究第24-35页
 一、 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第24-28页
  (一) 问卷设计第24-25页
  (二) 样本检验第25-26页
  (三) 信度与效度检验第26-28页
  (四) 相关性检验第28页
 二、 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总体状况分析第28-31页
  (一) 情绪耗竭第29-30页
  (二) 去人性化第30页
  (三) 成就感低落第30-31页
 三、 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具体因素分析第31-35页
  (一) 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与性别关系第31页
  (二) 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与年龄关系第31-32页
  (三) 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与婚姻关系第32页
  (四) 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与工作年限关系第32-33页
  (五) 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与学历关系第33页
  (六) 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与行政级别关系第33-34页
  (七) 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与部门关系第34-35页
第三章 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原因分析第35-45页
 一、 社会困境第35-37页
  (一) 对基层公务员期望值过高第35-36页
  (二) 对基层公务员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第36-37页
 二、 组织困境第37-41页
  (一) 制度层面仍待完善第38-39页
  (二) 基层公务员工作单一性强第39-40页
  (三) 缺乏必要的组织支持第40-41页
 三、 个人困境第41-45页
  (一) 人格特征与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第41-42页
  (二) 自我效能感与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第42-43页
  (三) 个人期望与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第43-45页
第四章 缓解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对策建议第45-50页
 一、 社会干预第45-46页
  (一) 树立对基层公务员的合理期望第45-46页
  (二) 健全基层公务员社会支持体系第46页
 二、 组织干预第46-48页
  (一) 完善基层公务员制度体系第46-47页
  (二) 健全基层公务员工作流动机制第47页
  (三) 导入 EAP 援助,科学干预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第47-48页
 三、 个体干预第48-50页
  (一)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48页
  (二) 客观认识自己第48页
  (三) 科学的心理调节第48-50页
结语第50-51页
 一、 研究结论第50页
 二、 研究不足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55-56页
附录第56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应急管理大部制构建的制度分析
下一篇: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机制创新--以盛泽镇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