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24页 |
| ·纳米材料 | 第9-10页 |
| ·小尺寸效应 | 第9-10页 |
| ·表面效应 | 第10页 |
| ·量子尺寸效应 | 第10页 |
| ·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| 第10页 |
| ·有序介孔材料简介及其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| ·有序介孔材料合成机理 | 第11-13页 |
| ·有序介孔材料的应用研究 | 第13-14页 |
| ·有序介孔氧化铝合成以及研究现状 | 第14-21页 |
| ·有序介孔氧化铝合成研究 | 第14-16页 |
| ·有序介孔氧化铝合成机理分析 | 第16-17页 |
| ·有序介孔氧化铝的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| ·有序介孔氧化铝表征及结构特性 | 第20-21页 |
| ·研究意义及目的 | 第21-22页 |
| ·目前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| 第22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| 第2章 无机铝源合成有序介孔氧化铝 | 第24-35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4-26页 |
| ·实验药品 | 第24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4-25页 |
| ·实验装置及流程图 | 第25-26页 |
| ·有序介孔氧化铝的表征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·氮等温吸附-脱附分析有序介孔氧化铝结构 | 第26页 |
| ·X 射线衍射分析有序介孔氧化铝结构 | 第26-27页 |
| ·透射电镜分析有序介孔氧化铝结构 | 第27页 |
| ·无机铝源合成有序介孔氧化铝的影响因素研究 | 第27-34页 |
| ·模板剂用量对制备有序介孔氧化铝的影响 | 第27-30页 |
| ·沉淀剂滴加速度对制备有序介孔氧化铝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| ·老化时间对制备有序介孔氧化铝的影响 | 第31-3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3章 采用硬模板法合成有序介孔氧化铝 | 第35-57页 |
| ·实验流程 | 第36页 |
| ·SBA-15 的合成 | 第36-41页 |
| ·实验药品 | 第36-37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37页 |
| ·实验装置图及流程图 | 第37-38页 |
| ·以单一模板剂合成 SBA-15 的实验结果及表征分析 | 第38-41页 |
| ·以 SBA-15 为模板剂,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介孔碳 CMK-3 | 第41-51页 |
| ·实验药品 | 第42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42页 |
| ·实验装置图及流程图 | 第42-43页 |
| ·合成 CMK-3 的氮等温吸附-脱附表征分析 | 第43-50页 |
| ·X 射线衍射分析介孔碳结构 | 第50-51页 |
| ·透射电镜分析介孔碳结构 | 第51页 |
| ·以规整结构介孔碳作为硬模板剂初步尝试制备介孔氧化铝 | 第51-56页 |
| ·实验药品 | 第51-52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52页 |
| ·实验流程 | 第52-53页 |
| ·合成介孔氧化铝的实验结果及氮等温吸附-脱附表征分析 | 第53-54页 |
| ·X 射线衍射分析介孔氧化铝结构 | 第54页 |
| ·透射电镜分析介孔氧化铝结构 | 第54-55页 |
| ·透射电镜能谱分析(EDS) | 第55-5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第4章 有序介孔氧化铝的改性研究 | 第57-81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57-59页 |
| ·实验药品 | 第57-58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58页 |
| ·实验装置 | 第58-59页 |
| ·介孔氧化铝红外图谱 | 第59页 |
| ·介孔氧化铝无机金属盐改性研究 | 第59-69页 |
| ·实验流程 | 第59-60页 |
| ·磷钼酸改性介孔氧化铝 | 第60-63页 |
| ·硝酸镍改性介孔氧化铝 | 第63-66页 |
| ·硝酸铜改性介孔氧化铝 | 第66-69页 |
| ·有机金属配合物(希夫碱)改性 | 第69-79页 |
| ·实验流程 | 第70-71页 |
| ·合成过程中所涉及反应 | 第71-72页 |
| ·样品表征 | 第72-7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9-81页 |
| 第5章 改性有序介孔氧化铝催化性能研究 | 第81-97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82-83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82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82页 |
| ·实验装置及流程 | 第82-83页 |
| ·催化剂制备及表征 | 第83-87页 |
| ·合成有序介孔氧化铝及工业氧化铝氮等温吸附-脱附表征: | 第84-85页 |
| ·合成有序介孔氧化铝及工业氧化铝氮等温吸附-脱附表征: | 第85页 |
| ·改性普通工业氧化铝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: | 第85-87页 |
| ·催化剂反应性能评价(环己烯催化氧化反应) | 第87-95页 |
| ·不同有机金属配合物配体对反应的影响 | 第88-89页 |
| ·不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| 第89-90页 |
| ·不同氧气流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90-92页 |
| ·不同配合物负载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92-93页 |
| ·催化剂寿命 | 第93-9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5-97页 |
| 结论 | 第97-9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9-104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04-105页 |
| 致谢 | 第1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