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双呈示部历史渊源探微:从利都奈罗到双呈示部 | 第9-32页 |
第一节 利都奈罗概述及其运用 | 第9-14页 |
一、 利都奈罗的结构特点 | 第9-10页 |
二、 利都奈罗在早期协奏曲当中的运用 | 第10-14页 |
第二节 与利都奈罗平行发展的奏鸣曲式 | 第14-17页 |
第三节 利都奈罗曲式与奏鸣曲式的交混 | 第17-22页 |
第四节 双呈示部奏鸣曲式协奏曲的确立与巩固 | 第22-32页 |
一、 双呈示部奏鸣曲式协奏曲的确立 | 第22-23页 |
二、 双呈示部奏鸣曲式协奏曲的巩固:以莫扎特三首协奏曲为例 | 第23-31页 |
本节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二章 双呈示部的理论阐释 | 第32-34页 |
第一节 双呈示部的主题设计与结构逻辑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双呈示部与单呈示部之比较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双呈示部结构在古典、浪漫时期的协奏曲第一乐章中的应用 | 第34-55页 |
第一节 双呈示部在古典时期的协奏曲中的应用——以贝多芬五首钢琴协奏曲为例 | 第34-48页 |
第二节 双呈示部在浪漫时期的协奏曲中的应用:以肖邦、勃拉姆斯、德沃夏克三首作品为例 | 第48-55页 |
一、 肖邦《第二钢琴协奏曲》 Op.21 第 I 乐章之双呈示部分析 | 第49-51页 |
二、 勃拉姆斯《第二钢琴协奏曲》 Op.83 第 I 乐章之双呈示部分析 | 第51-53页 |
三、 德沃夏克《b 小调大提琴协奏曲》 Op.104 第 I 乐章之双呈示部分 | 第53-55页 |
第四章 双呈示部之变异与消解 | 第55-64页 |
第一节 体裁错位应用:双呈示部在非协奏曲体裁中的运用 | 第55-62页 |
一、 马勒《第二交响曲》第 I 乐章之双呈示部分析 | 第56-57页 |
二、 马勒《第九交响曲》第 I 乐章之双呈示部分析 | 第57-60页 |
三、 西贝柳斯《第五交响曲》 Op.82 第 I 乐章之双呈示部分析 | 第60-62页 |
第二节 双呈示部的消解 | 第62-64页 |
结语 | 第64-66页 |
全文尾注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