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-10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高校绩效管理研究概况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高校绩效管理研究概况 | 第10-11页 |
·国外高校绩效管理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整体结构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·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全文整体框架结构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绩效管理相关基础理论综述 | 第15-21页 |
·绩效管理概述 | 第15-17页 |
·绩效管理的概念 | 第15页 |
·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关系 | 第15-17页 |
·平衡计分卡(BSC)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平衡计分卡(BSC)的基本内容 | 第17页 |
·平衡计分卡(BSC)的应用 | 第17-18页 |
·关键绩效指标(KPI)管理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关键绩效指标(KPI)管理方法的基本内容 | 第18页 |
·关键绩效指标(KPI)管理方法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·目标管理(MBO)理论 | 第19-21页 |
·目标管理(MBO)理论的基本内容 | 第19-20页 |
·目标管理(MBO)理论的应用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TJ 大学行政部门绩效管理概况 | 第21-31页 |
·TJ 大学行政部门概述 | 第21-22页 |
·TJ 大学行政部门绩效管理实施的背景和现状 | 第22-26页 |
·TJ 大学行政部门在绩效管理体系构建中的功能优化 | 第26-31页 |
·科技处功能优化的成功经验 | 第26-29页 |
·人事处功能优化的成功经验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TJ 大学行政部门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 | 第31-36页 |
·绩效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5页 |
·各利益相关者参与度不够 | 第31页 |
·绩效指标量化程度低、缺乏可操作性 | 第31-33页 |
·过度注重投入与过程而忽视结果 | 第33-34页 |
·绩效评价的执行过程形式化 | 第34页 |
·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机制低效 | 第34页 |
·缺乏规范性的制度保障 | 第34-35页 |
·绩效管理现状中存在问题的基本原因 | 第35-36页 |
·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 | 第35页 |
·人员关系的层级化 | 第35页 |
·缺乏明确的价值导向 | 第35-36页 |
第五章 TJ 大学行政部门绩效管理体系模式设计 | 第36-59页 |
·指导原则 | 第36-38页 |
·全面性与客观性 | 第36页 |
·统一性与多样性 | 第36页 |
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| 第36-37页 |
·科学性与可行性 | 第37页 |
·适应性与动态性 | 第37-38页 |
·发展战略 | 第38-43页 |
·发展优势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面临的挑战 | 第40-43页 |
·模式设计 | 第43-59页 |
·建设人才队伍 | 第43-48页 |
·优化组织结构 | 第48-50页 |
·构建新型绩效管理体系 | 第50-59页 |
第六章 提高高校行政部门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| 第59-65页 |
·提高学校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| 第59-60页 |
·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分析 | 第60页 |
·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目标 | 第60-61页 |
·注重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| 第61-62页 |
·坚持结果导向,引入竞争机制 | 第62-63页 |
·建立规范性的绩效管理支撑制度体系 | 第63页 |
·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