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亚硝基锰和氧化金配合物激发态性质的理论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序言第9-19页
   ·重金属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第9-10页
   ·过渡金属d~8和d~(10)配合物光电功能材料第10-13页
     ·Pt(Ⅱ)配合物第10-11页
     ·Au配合物第11-13页
   ·亚硝基过渡金属配合物医药材料第13-18页
     ·钌亚硝基配合物第14-17页
     ·锰亚硝基配合物第17-18页
   ·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18-19页
第二章 理论计算和计算方法第19-25页
   ·微扰理论第19-21页
   ·密度泛函理论第21-23页
   ·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第23-25页
第三章 含羰基亚胺/希夫碱配体的锰配合物:释放NO能力与机理的理论研究第25-36页
   ·前言第25-26页
   ·计算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27-35页
     ·基态分子结构第27页
     ·磁性计算第27-28页
     ·Mn-NO键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基态分子轨道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激发态第31-33页
     ·解离机理第33-35页
   ·小结第35-36页
第四章 氰化金激基缔合物的形成:亲金作用在发射光谱中的重要作用第36-47页
   ·前言第36-37页
   ·计算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38-46页
     ·基态分子几何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·Au(CN)_2~-第38页
       ·[Au(CN)_2]_2~(2-)和[Au(CN)_2]_3~(3-)第38-40页
     ·[Au(CN)_2]_2~(2-)和[Au(CN)_2]_3~(3-)的T_1分子几何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吸收性质第41-43页
     ·[Au(CN)_2]_2~(2-)和[Au(CN)_2]_3~(3-)PECs的特点第43页
     ·发射光谱第43-46页
   ·小结第46-47页
结论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α-羰基二硫缩烯酮与丙炔胺类化合物的[3+2]环合反应研究
下一篇:多枝杈各向异性/同性体系的分子设计及其光伏性能理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