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半殖民地、半封建社会(1840~1949年)论文--清后期(1840~1911年)论文

晚清驻日公使与中日外交(1876-1911)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绪论第9-16页
 一、 选题缘起第9页
 二、 选题意义第9-10页
 三、 学术研究和文献综述第10-14页
 四、 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五、 创新与不足第15-16页
第一章 中日建交与晚清驻日使领馆的设置第16-22页
 第一节 晚清传统外交转型与中日外交关系建立的背景第16-19页
  一、 中外关系变迁与晚清传统外交转型第16-17页
  二、 中日传统关系及其演变第17-19页
 第二节 驻日公使的派遣与领事的设置第19-22页
  一、 驻日公使的派遣第19-20页
  二、 驻日领事的设置第20-22页
第二章 驻日公使与中日琉球、“崎案”、朝鲜等问题交涉第22-51页
 第一节 驻日公使与中日琉球交涉第22-28页
  一、 琉球问题的由来与何如璋对日交涉第22-26页
  二、 黎庶昌与中日琉球交涉余波第26-28页
 第二节 驻日公使与“崎案”交涉第28-32页
  一、 “崎案”背景与徐承祖对日交涉第28-31页
  二、 “崎案”的影响第31-32页
 第三节 驻日公使与朝鲜问题第32-41页
  一、 朝鲜问题与何如璋推动清政府对朝政策的转变第32-35页
  二、 “壬午兵变”、“甲申事变”前后黎庶昌、徐承祖对日外交第35-39页
  三、 甲午战前汪凤藻的对日外交第39-41页
 第四节 驻日公使与甲午战后中日其他交涉第41-51页
  一、 杨枢与日俄战争之“中立权”交涉第41-44页
  二、 “间岛”问题及东三省五案交涉第44-51页
第三章 驻日公使与中日经贸文教关系的发展第51-64页
 第一节 使领协力保侨护商发展中日贸易第51-54页
  一、 公使对中日贸易的贡献第51-53页
  二、 领事保侨护商的实践第53-54页
 第二节 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第54-56页
  一、 何如璋沟通中日文化的贡献第54-55页
  二、 黎庶昌的文化外交第55-56页
  三、 李盛铎与日本藏书文化交流第56页
 第三节 推动清末中日教育交流的发展第56-64页
  一、 驻日公使从“轻日”到“师日”的观念转变第56-57页
  二、 驻日公使与清末留日教育的发展第57-63页
  三、 驻日公使对国内与日本教育交流的促进第63-64页
结语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0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0-71页
附录 晚清驻日本公使表第71-74页
后记第74-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吴俊发水印版画艺术研究
下一篇:春秋晋国荀氏试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