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逆向工程和插桩技术的软件性能分析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引言 | 第10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软件逆向工程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性能分析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4-15页 |
·本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理论 | 第17-27页 |
·程序性能分析 | 第17页 |
·静态性能分析基础 | 第17-23页 |
·有限状态自动机 | 第18-20页 |
·词法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语法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抽象语法树 | 第22-23页 |
·插桩技术 | 第23-24页 |
·ELF 文件格式 | 第24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动静态结合的性能分析框架 | 第27-32页 |
·概述 | 第27页 |
·框架预览 | 第27-28页 |
·框架组成 | 第28-31页 |
·数据获取 | 第28-29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9-30页 |
·数据呈现 | 第30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数据获取 | 第32-52页 |
·源码解析引擎 | 第32-44页 |
·静态分析框架 | 第33-34页 |
·分析控制器 | 第34-35页 |
·预处理 | 第35页 |
·词法分析器 | 第35-41页 |
·语法分析器 | 第41-44页 |
·动态性能数据采集器 | 第44-51页 |
·动态分析模型 | 第45-46页 |
·跳转表设计 | 第46-47页 |
·性能数据获取 | 第47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数据处理和呈现 | 第52-66页 |
·静态性能数据分析 | 第52-56页 |
·动态数据处理 | 第56-59页 |
·插桩器 | 第56-57页 |
·动态性能数据处理 | 第57-59页 |
·数据融合 | 第59-62页 |
·数据融合的意义 | 第59-60页 |
·融合实现 | 第60-62页 |
·可视化呈现 | 第62-65页 |
·函数调用图定义 | 第62-63页 |
·函数调用图生成 | 第63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六章 验证实验及分析 | 第66-72页 |
·实验方案 | 第66-67页 |
·测试过程简介 | 第66页 |
·实验运行环境 | 第66-67页 |
·测试对象说明 | 第67页 |
·程序性能分析实验 | 第67-69页 |
·性能对比实验 | 第69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·全本总结 | 第72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