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及其培养策略研究--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1 绪论 | 第7-13页 |
| ·选题背景与研究动机 | 第7-9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7-8页 |
| ·研究动机 | 第8-9页 |
| 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0页 |
| ·研究框架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步骤 | 第11页 |
| ·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| 第11-13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| 2 创业能力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3-25页 |
| ·创业理论的学派 | 第13-16页 |
| ·创业的概念界定 | 第16-18页 |
| ·国外对创业的定义 | 第16-17页 |
| ·国内对创业的定义 | 第17-18页 |
| ·创业能力的内涵 | 第18-20页 |
| ·创业能力的理论架构 | 第20-25页 |
| ·国外关于创业能力的理论架构 | 第20页 |
| ·国内关于创业能力的理论架构 | 第20-21页 |
| ·创业能力实证研究模型及研究结论概述 | 第21-23页 |
| ·创业能力维度模型的确定 | 第23-25页 |
| 3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| 第25-39页 |
| ·实证研究方法与步骤 | 第25-27页 |
| ·实证研究结构设计 | 第25页 |
| ·调查问卷设计 | 第25-26页 |
| ·问卷数据处理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·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| 第27页 |
| ·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分析 | 第27-34页 |
| ·大学生创业能力总体情况分析 | 第28-30页 |
| ·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在创业能力上的差异分析 | 第30-34页 |
| ·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各层面间的相关情形 | 第34页 |
| ·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基本结论 | 第34-39页 |
| 4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| 第39-49页 |
| ·城市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与挑战 | 第39-41页 |
| ·城市学院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 | 第39-40页 |
| ·城市学院开展创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| 第40-41页 |
| ·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总体思路 | 第41-47页 |
| ·转变观念,正确认识创业教育 | 第41-43页 |
| ·发挥地域优势,整合校内资源 | 第43-45页 |
| ·优化外部环境,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力量 | 第45-47页 |
| ·对大学生自身提高创业能力的建议 | 第47-49页 |
| ·克服心理障碍,勇于尝试 | 第47页 |
| ·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| 第47-48页 |
| ·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 | 第48-49页 |
| 5 结论 | 第49-51页 |
| ·结论 | 第49-50页 |
| ·展望 | 第50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| 附录一 | 第55-59页 |
| 附录二 | 第59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