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地方工业经济论文

互动视角下两广工业产业转移倾向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导论第11-20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2-18页
     ·产业转移的内涵与基本类型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状况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状况第15-16页
     ·两广工业产业转移研究状况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文献评述第17-18页
   ·研究目的第18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·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第18页
     ·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区域产业比较研究方法第19-20页
第二章 互动视角下的区域产业转移理论构建第20-27页
   ·区域产业系统构成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区域产业系统要素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区域产业系统结构第21页
     ·区域产业系统环境第21页
     ·区域产业系统功能第21-22页
   ·系统视角下的区域产业转移的内涵及其特征第22-24页
     ·系统视角下的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系统视角下的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类型第23-24页
   ·区域产业转移的互动机制第24-27页
     ·区域间功能差是区域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力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区域内产业功能差对区域产业转移具有重要影响第26-27页
第三章 广西、广东工业总体发展水平系统比较第27-44页
   ·广西、广东工业发展功能的比较第27-29页
   ·广西、广东工业发展要素的比较第29-34页
     ·能源要素投入比较第29-31页
     ·资本要素投入比较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劳动力要素投入比较第32页
     ·科技要素投入比较第32-34页
   ·广西、广东工业发展结构的比较第34-38页
     ·产业内部结构比较第34-37页
     ·产业地位结构的比较第37-38页
   ·广西、广东工业发展环境的比较第38-44页
     ·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比较第38-40页
     ·经济制度环境的比较第40-44页
第四章 两广产业转移倾向衡量模型构建与分析第44-58页
   ·区域产业转移倾向判断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区域产业转移倾向的判断矩阵第44-45页
     ·互动视角下的产业转移类型划分第45页
   ·产业转移倾向的衡量指标体系构建第45-47页
   ·量图分析法与产业转移倾向强弱功能判断第47-48页
   ·两广工业产业转移倾向的具体结果第48-54页
   ·两广产业转移倾向的分析第54-58页
     ·两广区域间的功能差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·两广区域内的功能差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·转移倾向的类型划分第56-58页
第五章 互动视角下的两广工业产业转移的对策第58-64页
   ·对于转移倾向微弱产业的对策第58-59页
     ·同属于吸引力强和中等类型的产业转移对策第58页
     ·同属于离心力强的产业转移对策第58-59页
   ·对于转移倾向中等产业的对策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加大产业承接的能力培养第59-60页
     ·重视避免潜力和优质产业移出第60页
   ·对于转移倾向强烈产业的对策第60-64页
     ·在广东吸引力强、在广西离心力强的产业转移对策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在广西吸引力强、在广东离心力强的产业转移对策第62-64页
第六章 结论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64页
   ·展望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69页
附录第69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GS公司营销人员薪酬体系优化研究
下一篇:中国大唐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--基于东南亚市场的分析